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144章 帐前初见:龙潜浅滩,各展锋芒

第144章 帐前初见:龙潜浅滩,各展锋芒(2 / 2)

夏侯婴赶紧应道:“小人一定用心!”

“周勃,”赢欣看着抱箫的汉子,“去后备队,跟着苏角筑营垒、修烽燧。你那箫,军中正好缺鼓乐手,傍晚吹吹,给弟兄们解乏。”周勃讷讷地应了,脸上却有了笑意。

“曹参,”赢欣最后看向懂律法的汉子,“去萧何的账房,从抄文书做起,学学大秦的律法、商税章程,若是能把西域诸国的旧俗与秦法揉到一块儿,将来少不了你的用处。”

曹参躬身领命,腰杆挺得笔直。

最后,赢欣看向刘邦:“你是头,就去菜鸟营,跟扶苏、胡亥他们一起,从耕地、练枪学起。啥时候能把曲辕犁用得比老农夫好,把枪使得比蒙浩稳,再来说‘带弟兄’的事。”

刘邦心里一突,随即笑道:“公子说得是!俺这把骨头,是该好好磨磨。”他知道,这是敲打,也是机会——连皇子都得在菜鸟营待着,他一个逃犯,还有啥不满足的?

正说着,帐外传来通报:“张良先生到!”

众人回头,只见一个青衫书生走进来,正是从芒砀山西行的张良。他对着赢欣深深一揖:“在下张良,闻公子西征欲‘立序开疆’,特来献上薄策。”

赢欣眼睛一亮,连忙请他入座:“张先生肯来,如添羽翼。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张良展开一卷竹简,上面画着西域诸国的关系图:“西域三十六国,看似一盘散沙,实则各有依附——姑师附匈奴,楼兰附大月氏,大宛与安息有怨,乌孙与大月氏世仇。公子可借力打力,比如联乌孙制大月氏,通安息制大宛,少费兵力,多收其地。”

韩信抚掌道:“先生所言,与我不谋而合!”

张良又道:“且西域多信教,公子既设祠官,可令其将‘忠大秦’与教义相融,比如言‘天授大秦治西域’,民心自安。”

赢欣颔首:“先生这两策,比千军万马还管用。就请先生留在军帐,与韩信、李左车共参军机,如何?”

张良躬身:“愿效绵薄。”

帐内的气氛顿时热络起来。刘邦看着侃侃而谈的张良,忽然觉得自己来对了——这定远,果然藏龙卧虎,连张良这样的人都能得重用,他刘邦未必没有出头之日。

这时,吕雉端着茶进来,给众人续上。走到刘邦身边时,她低声道:“赢欣公子赏罚分明,只要肯干,总有你的位置。家里的事,我已托人去接,孩子们到了河西,就能进学堂学秦文。”

刘邦抬头看她,见她眼神坦然,心里最后一点疙瘩也散了。他端起茶杯,朝赢欣举了举:“公子,俺刘邦没啥大本事,但弟兄们的命,都愿交给大秦!”

赢欣举杯示意,目光扫过帐内的众人:项羽的勇,韩信的谋,张良的智,刘邦的韧,樊哙的悍,曹参的谨……这些来自秦、楚、韩、齐的人,此刻都围在这顶帐下,为着同一个目标——向西,再向西。

帐外的阳光更烈了,照在西域舆图上,仿佛已将那些朱砂勾勒的城邦,染成了玄鸟旗的黑色。赢欣知道,刘邦等人的到来,不仅是添了几千兵力,更是楚地民心的风向——连最桀骜的逃犯都愿归顺,这大秦的“序”,已悄悄越过淮河,扎进了楚地的土壤。

而西征的路,因为这些来自不同土地的人,变得更宽,更稳。当菜鸟营的田埂上多了个挥锄头的刘邦,当第二军团的队列里多了个扛枪的樊哙,当军帐的沙盘前多了个筹谋的张良,这场注定改写文明的征途,便有了更坚实的底气。

风沙掠过定远的城楼,玄鸟旗猎猎作响,像是在为这些新来的“秦人”,奏响融入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