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公子欣大婚(2 / 2)

宫廷精致和长安特色的佳肴流水般呈上。

烤全羊金黄酥脆,

暖棚时蔬青翠欲滴,

新酿的粟米酒香醇可口

蒙氏一族和军方将领居于上首,意气风发;

李斯、冯去疾等文官集团代表神色微妙,保持着礼节性的祝贺;

各地攀附而来的官吏、贵族则努力寻找机会向新人或蒙家核心人物敬酒攀谈。

昭平作为“远亲代表”,

在项离“陪同”(实为监视)下出席了宴会,位置安排在不起眼的角落。

他低眉顺眼,不敢有任何异动,内心却复杂难言。

他携蒙嫣(已除去盖头,凤冠霞帔,光彩照人)逐席敬酒。

面对络绎不绝的“纳妾”暗示或“送子效力”的当面请托,

公子欣均以“今日只论家礼,余事容后再议”或“长安、欣家庄广纳贤才,

有真才实学者皆可来投”等话语巧妙挡回,既未松口,也未得罪人。

蒙恬在一旁虎视眈眈,无形中震慑了不少心怀鬼胎者。

蒙嫣则始终保持着温婉得体的笑容,偶尔与相识的女眷低声交谈,尽显大家闺秀风范。

深夜府邸后院·精心布置的新房

喧嚣散去,红烛摇曳,满室馨香。

厚重的门扉隔绝了外界的纷扰,

只剩下新婚夫妻二人。

喜庆的红绸与龙凤被褥映衬下,气氛变得旖旎而私密,

却也带着初见的羞涩和沉重的责任。

公子欣轻轻关上房门,隔绝了最后一丝喧闹。

他走到端坐床沿的蒙娟面前。

蒙嫣微微垂首,烛光在她精致的侧颜和凤冠珠翠上跳跃。

“嫣儿,”

公子欣的声音带着酒后的微醺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他伸出手,动作轻柔而郑重地为她取下沉重的凤冠。

珠翠叮当,三千青丝如瀑般泻下。

接着,他小心翼翼地帮她卸去繁复的钗环。

每取下一件,蒙嫣的紧张似乎就放松一分。最后,他拿起合卺礼时用过的匏瓢,斟上两杯温好的清酒。

两人相对而坐。

公子欣将一杯酒递给蒙嫣,自己端起另一杯。

“今日之礼已成,众人皆见。”

公子欣看着蒙娟清澈的眼眸,声音低沉而真诚,

“然此瓢之苦酒,象征你我未来之路,恐非尽是坦途,亦有艰辛困苦。”

蒙嫣抬起眼,目光坚定:

“夫君,嫣儿既入君门,便知前路几何。

秦宫之宴,渭南之凋,长安之兴……嫣儿虽在深闺,亦有耳闻。

我蒙家女子,不惧风雨,愿与夫君共饮此苦,同担此责。”

两人手臂交缠,如同仪式上一般,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这一次,不再有无数目光注视,只有彼此眼中的郑重与情意。

饮罢合卺酒,蒙嫣并未立刻依偎入怀,而是起身走到妆台前,取出一柄尺余长、装饰古朴却隐含锋芒的未开刃短剑。

她将短剑双手捧给公子欣,眼神清澈而有力:

“此剑乃家父所赐,名曰‘守心’。

锋刃未开,非为杀戮,只为守护。

父亲言,嫁作人妇,当守本心,持中正,护家宅安宁。

今日,嫣儿将此‘守心’之责,交予夫君。”

这既是蒙家对女儿的期许(坚守本心),也是对新婿的信任与托付(守护家庭),更暗含了对未来可能风险的警醒(需有利器守护)。

公子欣心头一震,郑重接过短剑。剑身冰凉,却让他感受到沉甸甸的信任与责任。他凝视着蒙嫣:

“‘守心’…好名字。

欣,定以此心为剑,守护娟儿,守护你我之家,守护这长安一方安宁!此心此志,天地可鉴!”

他将短剑轻轻放在枕边,象征着守护的承诺。

承诺已立,心防渐卸。

公子欣看着烛光下蒙娟娇美的容颜,因酒意和情动而泛起的红晕,眼神变得深邃而温柔。他伸出手,轻轻抚上她的脸颊。

蒙嫣身体微颤,长睫轻垂,羞涩中带着期待。

她并非全然不懂人事的闺阁少女,将门之家对子女的教导更为务实,她明白这一刻的意义。

红烛噼啪轻响,罗帐缓缓落下,掩去一室春光。

低语呢喃取代了言语,生涩的探索逐渐化为缠绵的默契。

沉重的政治联姻外壳下,两个年轻的生命,在身体与心灵的契合中,找到了彼此的温度和慰藉。

权力、算计、危机暂时被抛诸脑后,只剩下最原始的吸引与最真挚的交付。

夜深人静,红烛燃尽。新房内只余下均匀的呼吸声。

公子欣拥着沉沉睡去的蒙嫣,看着怀中人恬静的睡颜,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与责任感。

这不仅是得到了心仪的妻子,更是与蒙家缔结了牢不可破的同盟。他轻轻抚过枕边的“守心”短剑,眼神在黑暗中锐利如星。

他知道,从今夜起,他的肩上不仅扛着自己的抱负,更扛起了蒙娟的未来和蒙家的期许。

窗外,长安城沉浸在夜色中。项离如同最警惕的头狼,带着影卫无声地巡弋在府邸的每一个角落。

芍药和牡丹在外间和衣而卧,随时准备听候差遣。

这座因大婚而沸腾的城市渐渐睡去,而新的征程,伴随着洞房花烛的余温,已然悄然开始。

权力的棋盘上,公子欣落下了最重要的一颗棋子,而未来的博弈,只会更加凶险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