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下这片“天选之地”的选定和初期建设,是公子欣势力扎根壮大的关键一步。
首先是秦岭北麓·“欣家庄”选址地
正月初十左右(新年部署后迅速行动)。
冬末春初,山间寒意未退,但向阳处积雪已开始消融。
一片相对平缓的谷地,背靠连绵的秦岭山脉作为天然屏障。谷地边缘有清澈溪流(源自秦岭雪水)蜿蜒而过。
远处裸露的山体隐约可见煤层(露头),更深处或有铁矿脉(需勘探)。
谷地边缘甚至发现了一处小型咸水泉眼(或浅层咸水湖)。
充满希望与艰辛的开拓气息。原本荒芜的山谷,迎来了第一批建设者。
钱先生带着几名经验丰富的老农和懂堪舆的门客还有通过蒙家渠道请来的专业人士,
在项离派出的精锐护卫保护下,经过数日跋涉勘探,终于锁定了这片谷地。
钱先生风尘仆仆赶回长安,难掩激动:
“公子!天佑我等!那片谷地,背山面水,地势平缓利于开垦。溪水充沛且清冽,可供饮用灌溉。更难得的是,附近山体有露头煤层!经验丰富的老矿工看了,说浅层易采!远处山崖色泽特异,疑有铁矿脉!
最奇的是,谷地西侧竟有一处咸水泉涌!
虽水量不大,但确是咸水无疑!
此乃制盐之基啊!地广人稀,官府文书亦已打点妥当,可购!”
公子欣闻言,眼中精光爆射:
“好!真乃天助我也!钱先生,辛苦了!立刻着手买地!范围尽可能大,包含水源、煤区、咸水泉及周边山麓!价格可上浮,务必拿下!”
这片土地完美契合了他的所有战略需求:隐蔽、资源丰富、潜力巨大。
地契一到手公子欣立刻亲自率领核心团队(项离、王五、陈铁头、赵伯、老吴、芍药、牡丹等)以及第一批招募到的、最可靠的数十名老兵及家眷,赶赴这片未来的“欣家庄”。
眼前的景象,壮丽而荒凉。群山环抱,溪流淙淙,但除了稀疏的灌木和裸露的岩石,几乎一无所有。寒风在山谷中呼啸。
公子欣站在一处高坡上,指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声音洪亮,充满感染力:
“诸位!此地,便是我们未来的家园——欣家庄!
眼前虽荒,然背靠青山有依靠,面朝溪水有活源!
地下有煤可取暖,山中有铁可铸器,咸水可煮盐!
此乃上天赐予我等安身立命、开创基业之地!”
“当务之急,是让大家伙有个遮风挡雨、生火取暖的地方!项离、王五!”
“在!”
“由你二人统领所有护卫及青壮劳力,伐木取石,搭建简易居所!不求华美,但求坚固保暖,能容人栖身!
优先搭建集体工棚、管事房舍及存放粮食工具的仓库!”
“陈师傅!带懂行的匠人,选址建砖窑、石灰窑!用此地的泥土和石灰石(秦岭常见),烧制砖瓦石灰!
为日后建造永久房舍做准备,数量足够后,就开始建造房屋,要建成不同类型的,就参考长安城房屋建造,不用大府衙,不用城同墙,由你负责,时解决取暖燃料(煤未开采前,烧柴和木炭)!”
“赵伯!带人清理溪边平地,规划出第一批垦荒地,待开春化冻即可翻耕!同时寻找合适地点,准备搭建暖棚,育蔬菜苗!”
“孙大娘!带女眷和半大孩子,就近收集干草、芦苇,编织草帘、草席,用于铺床、挡风!同时负责所有人的伙食,务必让大家吃饱、吃热乎!”
看着眼前热火朝天但条件艰苦的场景,公子欣深知凝聚人心的关键。他召集所有前来投靠的人(包括老兵家眷和最早一批背景清白的流民),当众宣布:
“凡来此安家者,欣,必不负之!”
指着堆积如山的粮袋和钱箱(由钱先生押运而来):
“口粮管够!一日两餐,干饭管饱!直至庄子产出足以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