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招了招手,李工和陈斌立刻会意,快步走到他身边。小胖和其他几位工程、成本部门的负责人也围拢过来。
“李工,”林军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寒暄,直接指向核心,“前期规划,你有什么初步想法?”
李工显然做足了功课,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看着九州那边给过来地块的整体图和初步测绘数据,语速平稳地开始阐述:
“林总,陈总。根据这块地的容积率和规划要求,我们初步判断,做纯粹的高层住宅虽然稳妥,但有些浪费这块宝地的稀缺性。我建议,采用高低配的组合模式。”
他用手在地块上虚划着:“靠近海湾的一线位置,必须打造成顶级豪宅产品! 可以做板式大平层,甚至可以考虑部分楼栋做成一梯一户或者大户型复式,最大化利用海景资源。户型面积至少两百平米起步,配以全方位的顶级奢华装修和智能家居系统。”
他的手指向地块中间区域移动:“中间区域,可以规划成舒适性极高的高品质高层住宅。 面向改善型和高端刚需客户,户型在120到180平米之间,强调户型方正、通透和社区内部的园林景观。”
最后,他指向靠近市政道路和未来商业配套的区域:“最外围,特别是靠近规划中地铁站和商业区的位置,可以设置少量精品小户型和公寓式产品。 既能快速回笼部分资金,也能吸引年轻客群,提升社区活力。”
李工顿了顿,补充了最关键的一点:“而且,我们必须自建高标准的配套。除了常规的幼儿园、商业街,我建议引入国际品牌的私立学校(或与知名公立学校合作办学)、高端会所、恒温泳池、甚至是小型的游艇码头(如果政策允许)。我们要做的不是一个单纯的住宅区,而是一个拥有完整生态的高端滨海生活圈!”
这番规划,听得小胖等人心驰神往,这蓝图远比澜城的项目要宏大和精细得多。
林军认真听着,不时说出一些自己的建议,李工的想法与他的不谋而合,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林军考虑得更周全。他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扫过整片土地,特别是边缘那片尚未拆迁的城中村。
“规划思路我基本同意。”林军终于开口,声音沉稳,“高端定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但是,那片城中村……”
他抬手指向那片低矮、杂乱的建筑群,眼神变得锐利:“那是我们项目前期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点,拆迁工作,必须提前进行,既要保证进度,也要注意安全。”
陈斌立刻接话:“明白,军哥。这方面我会重点关注,尽快组织团队研究拆迁方案,并和九州那边负责此块的团队对接。”
林军点了点头,又对李工和工程部负责人说:“规划设计要按我的要求再深化,尽快拿出多套方案。工程部门要开始着手准备前期的地质勘察、临水临电接入等工作。项目部要马上建立起来,时间不等人。”
“是,林总!”众人齐声应道。
项目临时指挥部在地块边缘迅速搭建起来,采用的是坚固的集装箱式活动板房,上下两层,虽然简陋,但功能分区明确,办公设备一应俱全。黑子安排的保安人员二十四小时值守,巡逻队显示出与普通工地截然不同的严密安保级别。
林军站在自己二楼临时办公室的窗前,这里的视野与38楼的豪华办公室截然不同。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城市的繁华天际线,而是大片平整的空地,以及紧邻着项目红线的那片存在的——老旧城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