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悄然滑入二零一一年十月。
京华的秋意渐浓,但位于四海集团总部大楼深处,那间标识着“逐浪系统核心研发实验室”的房间内,却依旧弥漫着一种夏日般的炽热与焦灼。
过去的三个多月里,这里几乎成了不夜城,灯光常年亮至深夜,空气中混合着咖啡浓烈的苦涩味、电脑散热器发出的低鸣以及一种无声却巨大的压力。
自从接受了云游提出的“基于开源内核深度定制+兼容层”的新战略方向后,技术副总裁刘健便带领着他的精英团队,开始了近乎疯狂的技术攻坚。
这是一条此前未曾深入探索的道路,充满了未知的陷阱和技术难题。
兼容层的性能损耗、系统底层的冲突、原生应用与兼容应用的体验统一……
每一个问题都如同拦路的猛虎。
失败、调试、再失败、再调试……成了这里的常态。
废弃的代码打印纸堆满了角落,白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算法公式和待解决的“bug列表”,团队成员们眼中普遍带着血丝,但没有人抱怨,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屏幕上的运行日志和性能监测曲线,寻找着那可能存在的、微小的优化空间。
这是一个周四的深夜,接近凌晨一点。实验室里只剩下刘健和核心算法组的几名骨干还在坚持。
他们正在对刚刚整合完的最新一版系统内核和兼容层进行又一次全量测试。屏幕上,无数的数据流飞速滚动。
突然,负责监控系统实时流畅度指标的程序员小王猛地瞪大了眼睛,几乎从椅子上跳起来,声音因激动而尖锐到破音。
刘……刘总!快看!FpS(帧率)!
掉帧率……
掉帧率降到百分之二以下了!
多任务切换延迟降低了百分之七十!
我的天!这曲线……平滑了!!
这一声惊呼,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瞬间打破了实验室的死寂!
所有疲惫不堪的程序员几乎同时扑到了各自的屏幕前!
“后台服务内存占用稳定了!”
“兼容层运行大型Android应用的功耗下降了百分之二十!”
“原生应用启动速度提升了一倍!”
“流畅……太流畅了!这简直是魔法!”
一声声激动到变调的汇报接连响起,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
他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些曾经导致卡顿和死机的测试用例,而屏幕上呈现出的,是前所未有丝滑、跟手的操作体验!那困扰了他们数月、几乎让人绝望的系统瓶颈,就在这个深夜,被他们以一种巧妙优化底层调度算法与兼容层协作机制的方式,奇迹般地突破了!
“我们……我们成功了?!”
一个年轻工程师喃喃自语,随即猛地挥舞了一下拳头,“成功了!!!”
“嗷——!!”
瞬间,实验室被巨大的欢呼声彻底淹没!有人激动地跳起来,狠狠撞了一下同事的肩膀。
有人摘下眼镜,使劲揉着发酸的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有人甚至激动地抱在了一起,又哭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