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苏曼蔑视(2 / 2)

刘健一愣,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

“但是,”云游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路要一步一步走。

如果因为起步晚、底子薄就不去做,那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吃灰。

她苏曼站在技术的制高点上,自然可以睥睨众生。

但我们有四海的生态优势,有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有快速迭代的能力,还有……足够的资金去弥补时间的差距。”

他看向刘健:“别人的嘲讽和看衰,是最好的清醒剂。

这会让我们时刻记住自己的短板在哪里,不要被一时的顺利冲昏头脑。

她骂她的,我们做我们的。

“云总,您的意思是……”

刘健冷静下来,询问道。

“第一,”云游指示,“内部研发投入预算,再增加30%。重点攻克系统底层优化、电池管理、散热这些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的痛点。

我不要噱头,我要实打实的体验提升。”

“第二,”他继续道,“通过纵横资本和海外猎头,启动‘猎鹰计划’。

在全球范围内,不惜代价,秘密物色手机射频、天线设计、图像处理、电源管理领域的顶尖华裔工程师或者愿意来华发展的专家。

尤其是那些在国际大厂不得志,或者对当前工作环境不满的技术大牛。

苏曼看不起组装?那我们就先从核心部件和底层算法开始突破。”

“第三,法务部和知识产权部成立专项小组,全面梳理智能手机领域的核心专利分布。

一方面,评估我们可能面临的专利风险,提前准备应对方案;另一方面,寻找有机会收购的、有价值的专利包,哪怕只是边缘专利,也要开始积累我们的专利池。

同时,鼓励我们自己的工程师在一切可能的地方申请专利,哪怕是微创新。

云游的指令清晰而冷静,没有被苏曼的蔑视激怒,反而将其转化为了更强大的行动力。

他深知,在技术领域,口水仗毫无意义,唯有实打实的成果才能赢得尊重。

刘健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明白了,云总!我立刻去办!”他眼中的屈辱已经化为熊熊的斗志。

苏曼在论坛上的发言,经过媒体的放大和解读,果然在行业内引发了热议。

支持者认为她一针见血,戳破了互联网公司跨界硬件的泡沫。

质疑者则认为她过于保守和傲慢,忽视了生态整合和用户体验创新的价值。

四海集团对外保持了沉默,没有做出任何公开回应。

但内部,一支支肩负着秘密任务的团队已经悄然出发,一份份加大投入的预算审批迅速通过,实验室里的灯火通明时间更长了。

压力,有时是最好的催化剂。

苏曼的技术蔑视,如同一根鞭子,抽打着初生的四海电子,迫使它以更快的速度、更坚定的决心,向着核心技术的高地发起冲锋。

这场关于技术路线的争论,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