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卖硬件,更是为我们整个生态链打造最重要的终端入口。
未来的四海手机,要能完美融合‘叮叮’、‘视觉’、‘四海商城’,甚至未来的支付、汽车服务……我们要打造的是生态闭环体验。”
“未来三年,我会向四海电子投入重金,不设上限。”
云游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两人,“但我要求,最晚明年年中,我要看到工程样机。后年,必须实现量产上市。
有没有问题?”
孙正宏和刘健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巨大压力和熊熊斗志。
“没问题,云总!”两人异口同声,领下了这份军令状。
命令既下,四海这架庞大的机器再次开动。孙正宏领导的纵横资本团队如同猎豹般扑出,在全国范围内筛选符合条件的收购目标。
谈判、尽调、评估……流程高效推进。
与此同时,刘健的技术部门也开始兵分两路。
一路开始疯狂钻研安卓系统源代码,招募和组建核心软件团队;另一路则开始研究手机硬件架构、屏幕、芯片、摄像头、电池等供应链资源,提前进行技术预研和供应商接触。
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拆解开的竞品手机和零部件,工程师们常常争辩得面红耳赤。
一周后,目标锁定。
华南一家名为“星辉通信”的小型手机厂,拥有完善的生产牌照和一条还算先进的功能机生产线,曾为几个小品牌做过代工,但近年来经营不善,负债累累,正寻求整体出售。
纵横资本团队经过几轮艰苦谈判,最终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达成了收购协议。
五月下旬,“星辉通信”正式更名为“四海电子有限公司”,标志着四海集团正式进军移动终端制造领域。
收购只是第一步。
整合的阵痛远超想象。原星辉的技术团队习惯于功能机的简单逻辑,对智能机的复杂系统一片茫然。
生产线需要大规模改造才能满足智能机组装的精度要求。
供应链体系需要彻底重建,以对接更高标准的元器件供应商……
刘健和他的团队几乎以公司为家,日夜奋战。
遇到技术难题,争吵、试验、失败、再试验是家常便饭。
云游每周都会亲自听取进展汇报,他不懂具体技术,但他总能从用户体验和战略方向提出一针见血的问题和要求。
“流畅度是第一位的!”
“电池续航必须保证!”
“外观设计要有辨识度,要好看!”
“成本要控制,但不能牺牲关键体验!”
一个个指令,如同灯塔,指引着四海电子这艘刚刚启航便闯入惊涛骇浪中的小船,艰难却坚定地向着未知的深海驶去。
梦想的蓝图已然绘就,但通往未来的路上,布满了技术、专利、供应链的荆棘。
四海的电子的征程,注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