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楼主今天以身试毒,分别买了李记和清饮坊的奶盖茶。不吹不黑,李记的便宜是便宜,但喝一口差点怀疑人生了,香精味冲头!清饮坊的虽然小贵,但茶是茶,奶是奶,口感真的绝!附图对比[模糊的对比图]
跟帖1:顶楼主!我也试了,便宜的那家珍珠硬得硌牙!
跟帖1:顶楼主!我回校前刚点一杯,便宜的奶茶的口感比较清饮坊差距太明显了!
跟帖2:清饮坊除了小贵没毛病,积分卡快集满了哈哈!
跟帖3:毕竟真材实料,成本在那儿摆着呢,理解。
类似的帖子开始零星出现在论坛的美食版块,引发了广泛讨论。
“一分价钱一分货”的理念在这种对比和讨论中,被一次次强化,深入人心。
效果初显。
策略实施后不到一周,效果便开始显现。
那些曾经被低价吸引走的顾客,在尝试了一次模仿者的产品后,很多人失望而归。
他们中的一部分,重新回到了“清饮坊”的队列中,甚至还会自嘲一句:“唉,还是得喝你们家的,便宜果然没好货。”
而“买三送一”的活动,成功地刺激了那些原本只想买一杯的顾客,拉上室友或同学一起拼单,单笔交易额有明显的提升。
精美的积分卡也成了学生们钱包里的常客,不断提醒着他们再来一杯。
清饮坊门口的队伍虽然可能没有巅峰时期那么夸张,人流但却变得更加稳定和优质的顾客。
排队的顾客中,回头客的比例明显增高,他们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在一次次的口感验证和优质体验中逐渐建立。
销售额不仅止住了下滑的势头,甚至开始小幅回升,稳定在了日均两千三百元左右的水准。
更重要的是,利润空间得到了保障,因为云游坚守了价格,没有陷入恶性竞争。
打烊后数着依然厚实的营业额,张涛咧着嘴笑:“游哥,还是你牛!这帮跟风狗只搞包装不重视质量,算是白忙活一场!”
小雅也松了口气:“是啊,今天好多顾客都说,还是我们家好喝,以后就认准这儿了。”
云清点着钱,脸上并无太多得意之色。这只是第一回合的防守成功。
他清楚,模仿者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可能会改进工艺,甚至进行更恶劣的诋毁。
但经此一役,“清饮坊”的根基被打得更牢了。
它不仅仅是一家卖饮料的店,更在消费者心中初步树立起了“品质”、“可靠”的品牌形象。
这场突如其来的竞争危机之下,反而成了“清饮坊”完成第一次品牌淬炼的契机。
云游知道,接下来,他不能只是被动防守。
是时候考虑下一步的进攻了。
(稳了稳了!云游老板策略满分!收藏追更点起来,看他如何主动出击,扩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