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饮坊”开业前三日的火爆景象,如同在京华大学城投下了一颗味觉炸弹,其引发的热潮并未随着“买一送一”活动的结束而消退,反而因为口碑的持续发酵而愈演愈烈。
门口排起的长队,几乎成了西门外一道新的风景线。
巨大的客流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也带来了甜蜜的烦恼。
云游、张涛和小雅三人几乎是从早到晚连轴转,疲惫到了极限。
云游意识到,单靠他们三个,尤其是他自己 就无法兼顾学业和店铺的超负荷运转,扩张团队已是迫在眉睫。
他立刻行动,在店外贴出了招聘兼职的启事,要求很简单:吃苦耐劳,手脚麻利,沟通能力好,课余时间稳定。
国府大学不乏需要勤工俭学的学生,启事贴出不久,便陆续有人前来应聘。
云游没有时间搞复杂的面试,他的筛选方式直接而有效:让应聘者现场观摩十分钟高峰期的忙碌景象。
“能接受这个工作强度,并且愿意从最基本的清洗器皿、维持排队秩序做起的,明天就可以来试工。”云游的声音带着疲惫,却有种不容置疑的气场。
几个被那场面吓到或者只想找份清闲工作的学生悄悄退却了。
最终,留下了两男一女三个学生:计算机系的大二男生赵磊,性格沉稳;
历史系的大一女生孙薇,看着文静但眼神坚定;
还有一个体育特长生周健,身材高大,一看就有力气。
团队初步扩充到六人(包括云游自己),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新来的三人毫无经验,高峰期时手忙脚乱,不仅帮不上忙,有时甚至添乱。顾客投诉开始出现:
“今天的奶盖好像稀了”、“甜度不对啊”、“速度太慢了”……
云游深知,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波动是餐饮业的大忌,尤其是对于一家依靠口碑爆发的新店。
他必须将个人能力转化为可复制的标准流程,让任何人经过培训都能达到基本合格的水平。
周六晚上,店铺打烊后,云游没有让大家离开。他拉下卷帘门,将疲惫但眼神认真的五人聚集在操作台前。
“从明天开始,我们不再是一盘散沙。”
云游开门见山,声音在空旷的小店里显得格外清晰,“我们要立规矩,建标准。只有这样,‘清饮坊’的味道和服务才能始终如一,我们才能做得长久。”
他拿出几天前熬夜赶工出来的“成果”——几份手写复印的、装订简陋却内容清晰的《清饮坊标准作业程序(Sop)》。
“这是我们打仗的兵法,每个人都必须烂熟于心。”他将手册分发下去。
手册内容极其详尽:
1. 服务流程标准化:从微笑迎客、清晰复述订单、到递送饮品时的祝福语,都有明确要求。甚至规定了高峰期维持排队的话术。
2. 饮品制作标准化(核心机密):这是手册的重中之重。每一款饮品都有精确的配方表!
茶汤制备:明确标注了茶叶种类、用量、水温、浸泡时间。云游搬出了一个小电子秤和带刻度的量杯,“以后泡茶,必须严格按这个来,多一克少一克,多一秒少一秒,都不行!”
糖度标准:定义了“无糖”、“微糖”、“半糖”、“标准糖”、“全糖”分别对应多少毫升的糖浆,并用特定的量勺计量。
小料添加:珍珠、椰果等所有小料,都用定制的标准量勺添加,确保每一杯分量一致。
奶盖打法:详细记录了淡奶油、奶油奶酪、糖、盐的比例,以及打发需要达到的粘稠度和状态描述。
顺序与步骤: 严格规定了每款饮品的制作顺序和步骤,避免混乱。
3. 卫生清洁标准化: 闭店后所有器皿的清洗消毒流程,操作台的擦拭标准,甚至垃圾的处理都有明确要求。
看着这本文图并茂、细致到近乎“苛刻”的手册,张涛等人都瞪大了眼睛。他们从未想过,做一杯奶茶竟然有这么多规矩!
“游哥…这…这也太复杂了吧?”张涛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