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鬼灵能量本同源(1 / 2)

汪晓在江南市春秋博物馆展厅入口凝成人形,鼻腔里立刻涌入几股古朴的气息。

他扫了眼右侧展台,几件青铜器物摆在那里,青绿铜锈在射灯映照下泛着光,上面饕餮纹还算规整。

不过,这些青铜器物并没让他产生任何停留的念头,只是匆匆瞥过就转向展厅深处。

没走几步,他感到魂体突然泛起细微刺痛。

是某种气息引发的本能反应。

那气息带着原始的狂躁,没有规律,像四处冲撞的乱流。

汪晓放慢脚步,顺着气息来源望去,展厅中段的厚玻璃展台里,放着一块半人高的深灰色石器。

展台外侧贴着厚厚的防震胶条,玻璃上还印着“一级保护文物”的标识,显然博物馆对这件石器极为重视。

走近看,石器表面坑洼,保留着大部分原始肌理,像刚从山体里凿出来时的最初模样。

只是边缘有明显的人工打磨痕迹,磨得还算平整,却算不上精细。

展签上用黑色字体标注着“新石器时代石斧坯料”,下方还附了一行小字:出土于黄河中下游流域,推测为当时部落用于砍伐或祭祀的工具。

但汪晓一靠近就发现不对。

这东西的密度远超普通岩石,指尖鬼气探向玻璃时,能清晰感知到内部传来的阻力,比触碰钢铁时还要强上几分。

不过,它没有陨铁常见的金属光泽,反倒透着一种深沉的厚重。

更关键的是,那股狂躁气息的源头就在石器里。

汪晓集中精神,再次尝试用鬼气穿透玻璃,仔细描摹石器内部结构。

这一探,他才发现石器内部藏着无数细密的孔洞,那些孔洞像毛细血管般相互连接,形成一张复杂的脉络。

而未经驯服的鬼气正顺着孔洞快速流动,像在寻找突破的出口。

每一次流经孔洞狭窄处,都会爆发出一阵细微的能量波动。

“这绝不是普通石头。”汪晓眉头紧锁,指尖鬼气再次探出,这次他没敢用太大力道,只放出一缕极细的鬼气,轻轻触向石器表面。

刚一接触,石器里的气息就像被点燃的炸药般猛地冲撞过来,力道蛮横,带着毁灭感。

汪晓立刻凝神,调动自身鬼气,一点点包裹那缕失控的气息。

他放缓呼吸,用自己的魂体频率去贴合它。

足足过了半分钟,那股狂躁的气息才渐渐平复,不再挣扎,缓缓流入他的魂体。

进入魂脉的瞬间,汪晓感受到一股粗粝的灼热感,这股鬼气的爆发力比他平时掌控的鬼气强上数倍,且异常精纯,没有掺杂任何杂质。

他试着将这股气息融入自身,发现自身鬼气运转速度竟比平时快了近三成。

他又转身走向斜后方的独立展柜,那里的气息和石器截然不同,没有狂躁,反倒透着一种沉静的凝练。

展柜是特制的恒温恒湿玻璃柜,里面铺着黑色绒布,绒布中央放着一件巴掌大的晶石器物。

那晶石呈暗金色,被打磨成不规则多面体,每个切面都能折射出细碎的光线,却不像天然晶石那样通透。

内部隐约能看到黑色的气体在缓慢流动。

展签上写着“战国不明矿物”。

下方标注着“推测为当时贵族佩戴的饰品,材质成分未明确”。

但汪晓一靠近就看出不对。

这晶石的质感绝非战国工艺能打磨出来。

表面没有任何手工雕琢的痕迹,每个切面的角度误差不超过半度。

光滑度远超现代机器加工的精度,且晶石边缘没有丝毫磨损,完全不像经历过两千多年岁月的古物。

他放出一缕鬼气,这次没遇到任何冲撞。

晶石里的气息很凝练,带着有序的流动感,像沿着固定的轨迹在循环,见他的鬼气靠近,竟主动缠了上来,像在审视他的身份。

汪晓立刻调整自身鬼脉频率,试图让对方认可自己。

几秒钟后,那股气息终于放松了警惕,也缓缓流入他的魂体。

进入魂脉的瞬间,甚至能带动他自身鬼气的运转速度,比之前收集的任何灵韵器物都管用。

他仔细感受着这股气息的流动轨迹,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这气息和他身体里的鬼气非常契合,只是更沉郁,更有爆发力。

这个发现让汪晓心头一动。

他想起之前收集的秦汉器物,那些青铜鼎、玉璧里的灵韵,虽然微弱,却带着和灵气相似的温和。

而眼前这些史前遗物里的气息,虽狂躁或凝练,却都透着一股本源的厚重。

两者看似截然不同,可仔细想想,又好像有某种隐秘的联系。

它们都是能被生物吸收,用来提升实力的能量,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难道……鬼气和灵气其实是相互关联的?”汪晓在心里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说不定在很久之前,根本没有‘鬼气’和‘灵气’的说法,它们本就是同一种能量,只是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分化了?”

这个想法一出现,就像野草般在他脑海里疯长。

鬼气虽然狂躁,却能让魂体更加凝实。

灵气虽然温和,却能让肉身更加强韧。

两者若真能结合,会不会产生更强大的能量。

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可这毕竟只是猜测,没有任何依据,他需要印证自己的想法。

“枝枝,我想跟你聊聊。”汪晓唤道。

枝枝的声音很快传来,带着几分好奇:“宿主,怎么了?是发现什么了吗?”

汪晓组织了一下语言,“是关于鬼气和灵气的。我刚才接触了两件史前遗物,里面的气息流动轨迹,和灵气的运转路径有相似之处。我在想,会不会在很久之前,这两种能量本就是同一种,只是后来分化了?就像水绝对零度下会变成冰,在极致高温下变成蒸汽。明明根源相同,却变成两种物质。”

枝枝沉默了几秒,声音突然变得凝重起来:“宿主,你的猜测并没有错。根据我调取到的史前资料记载,蓝星46亿年的历史里,最早出现的文明根本没有‘鬼气’和‘灵气’的划分。他们把这种能滋养生命、沟通天地的能量统称为‘元初之气’,这种气既有灵气的清透,能滋养肉身、感知天地,也有鬼气的凝练,能强化灵魂、爆发力量,是同根同源的一体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