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灵韵器物入囊中(1 / 2)

原本四十分钟的车程,换成飞行不过十分钟就到了。

悬停在半空往下望,江南春秋博物馆的整体轮廓立刻映入眼帘。

它比江南市历史博物馆更显古朴,深灰色砖石砌成的外墙沉稳厚重。

门口的台阶又高又宽,两侧立着两根刻有饕餮纹的石柱子。

射灯打在上面,纹路瞬间像活了般张牙舞爪,透着股压人的威严。

汪晓深吸一口气,再次化作烟雾顺着门缝钻了进去。

刚入馆,就有一股混杂着青铜锈迹与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凝聚成形,目光刚扫过展柜里陈列的器物,指尖突然泛起一阵细微的麻意。

就在这时,展架上数十件古物竟同时透出极淡的光晕。

青铜的冷光、瓷釉的暖光、玉器的莹光交织在一起,像是有生命般朝着他的方向轻轻颤动。

汪晓心中一动,放缓脚步逐一审视展柜里的藏品。

其中几件只是寻常古物,指尖掠过玻璃时感受不到半点灵力波动,但其余器物或多或少都裹着一层灵韵。

有的藏在青铜纹路里,有的渗在玉石肌理中,哪怕是片残缺的陶片,都透着淡淡的灵气。

这些器物若是落到修士手里,稍加炼化就能成为颇具威力的法器。

只是这些器物,对寻常鬼物而言却成了难以触及之物。

鬼气本就阴寒,与灵器的浩然灵力天生相悖,稍有靠近,都会被灼伤魂体。

不过,汪晓倒没觉得可惜。

对于他而言,只要不是寻常器物,将来总会有用的着的地方。

顺着指引,汪晓先往隋朝展厅走去。

这里展品不多却件件精致。

最显眼的是一件白瓷瓶,瓶身细长,釉色洁白如雪,瓶口绕着一圈淡青色釉边,是典型的隋白瓷风格。

汪晓刚走近展柜,就感受到一股比唐代青瓷更浓郁的灵力。

他精神一振,又查看了几件陶俑和石刻,虽灵力不及白瓷瓶浓郁,却也并非凡品。

到时候拿去送给那些通过灵气修炼的修士,还能拉拉关系。

比如林诗韵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离开隋朝展厅,下一个是东汉展厅,这里的展品多了几分粗犷感。

汪晓的目光很快被角落展柜里的青铜镜勾住。

那镜子嵌在深色绒布底座上,一看便知年代久远。

镜面蒙着层薄如蝉翼的铜锈,模糊得映不出半点影子。

可背面的“四神纹”却刻得入木三分。

青龙鳞爪似要腾云,白虎獠牙宛若啸月,朱雀羽翼似携火焰,玄武龟甲密藏玄奥,透着股穿越千年的威严。

他放轻脚步凑过去,指尖刚触到展柜的玻璃,一股比隋朝白瓷瓶凛冽数倍的灵力瞬间爆发。

那力道直往他指甲里钻,惊得他下意识缩回手。

“好强的灵力……”他咬了咬牙,重新稳住心神,指尖凝聚出更浓郁的鬼气,像细密的网一样裹住玻璃,一点点往青铜镜的方向探。

可刚等鬼气触到镜面,青铜镜突然颤了一下,背面四神纹竟隐隐透出淡金色的光,一股更霸道的灵力反冲回来。

汪晓只觉胸口一闷,整个身体像被无形的手攥住,往后踉跄着撞在身后的展架上。

展架上的陶俑晃了晃,眼看就要落下,他赶紧扶住展架。

他不敢再冒进,退到几步外,盯着青铜镜缓缓调整气息。

他试着分出一缕温和的气息,再次一点点往镜身缠去。

这一次,青铜镜的反抗弱了些,可每当鬼气要触到镜背,四神纹的金光就会再亮一分,将鬼气往外推。

汪晓耐着性子,一边用气息安抚,一边持续输送鬼气,指尖的黑雾缠了断、断了又续。

就这么耗了足足五分钟,直到他指尖的鬼气与镜面的灵力终于达成了一丝微妙的平衡,青铜镜的颤动才渐渐平息,四神纹的金光也淡了下去。

汪晓抓住机会,猛地加大鬼气的牵引力度,青铜镜轻轻浮起,随后被他稳稳收进空间。

稳定了一下体内翻涌的鬼气,他继续往“西汉展厅”走去。

西汉展厅氛围肃穆。

最显眼的是一件高约五十厘米的青铜鼎,鼎身刻着细密云纹。

鼎足呈兽蹄状,底部印着模糊铭文,虽覆着锈迹,却依旧透着王者之气。

汪晓还没靠近,就感受到一股厚重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灵气威压?”他又惊又奇,再次后退两步。

他能察觉这威压并无恶意,更像是青铜鼎对外来者的审视。

他停下动作放低姿态,用意念轻轻传递善意。

片刻后,鼎身上的金光渐渐收敛,威压也随之减弱。

汪晓再次凝聚鬼气,小心翼翼地将青铜鼎牵引进空间。

“西汉的青铜鼎竟有如此能量……那秦朝的器物岂不是更厉害?”他心里愈发期待。

秦朝展厅在博物馆最深处,光线最暗,展品不多却件件震撼。

最左侧立着一把青铜剑,剑身长约三尺。

剑鞘是暗褐色的鲛鱼皮所制,虽已斑驳却仍紧紧裹着剑身。

那不是普通铜锈的暗沉,而是像淬了千年寒星,即便隔着数米,也能感受到剑刃隐隐散出的凌厉气劲。

剑柄缠着褪色的朱红绳结,绳结末端缀着一枚小小的青铜环,环上刻着极小的“秦”字,透着股铁血杀伐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