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深夜探寻博物馆(1 / 2)

汪晓走出江南银泰城大门时,傍晚的风正带着江南特有的湿润气息扑过来。

刚下过一场小雨,柏油路面还泛着水光。

偶尔有疾驰而过的跑车,引擎声在高楼间撞出短暂的回响,又迅速被淹没在更嘈杂的车流里。

他没有立刻打车回清浅居,只是沿着人行道慢慢往前走。

踩过路边积水,溅起的水花沾湿了裤脚,带着一丝凉意。

两侧商铺的霓虹灯已经亮了起来,奶茶店的暖黄色招牌上,卡通兔子的眼睛闪着柔和的光。

这些色彩交叠在一起,把行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连路边梧桐树上残留的雨滴,都被染成了五颜六色。

汪晓走得极慢,脑子里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

一阵晚风吹过,他回过神掏出手机,亮屏先扫了眼时间,就收到陈倩倩发来的消息。

消息内容很鲜活,文字带着雀跃:“礼物收到啦,诗涵和想想也很喜欢!爱你!”

末尾缀着个飞吻表情包。

汪晓看着屏幕,嘴角不自觉松了些,指尖在键盘上敲了个同款表情回过去,没多打字,只盯着那句“爱你”看了两秒,才退出聊天框。

玄月的消息跟着跳了出来,头像仍是那只泛冷光的黑蝙蝠,文字带着几分古朴的沉郁:“汪晓,自你取走万灵聚魂幡,麾下鬼属修炼速率骤降。往昔借幡力可十倍聚魂,如今归为常态,多数鬼属皆难适应。”

汪晓指尖顿了顿,回复道:“是我之前考虑不周,光想着收服更多英魂,没顾上鬼属们修炼的节奏落差。接下来,我会想办法,找能替代聚魂幡的东西。”

发完消息,他将手机放回口袋。

鬼属修炼问题,又成了眼下棘手的问题。

“枝枝,现在的鬼气值具体是多少?离下一个境界还差多少?”汪晓声音不高,刚好能盖过身边的车流声。

枝枝的声音立刻在他脑海里响起,带着年轻女孩的清脆感:“宿主,当前鬼气值累计是 388 万,你要进阶到鬼雾弥漫境,也就是鬼将级,现在还差 612 万呢。”

汪晓脚步顿了顿,抬头看了眼前方十字路口的红绿灯。

红灯亮着,数字在慢慢减少。

等绿灯亮起,他穿过斑马线,走到对面的人行道上,才继续开口:“那现在每天能攒多少?按这个速度,要多久才能凑够?”

“好,我来算算。”枝枝的声音带着认真,“白沙市拂晓鬼屋的鬼属们主要在鬼屋场景里让游客产生惊吓情绪,每天转化的鬼气值平均在五万左右。要是遇上阴雨天或者工作日,来鬼屋的人少,转化量可能就只有三四万;节假日游客多,转化量能冲到七八万。”

“然后是顾想想的直播,她现在每周固定播三次。刚开始播的时候,观众觉得新鲜,单次能有七八十万;现在大家看习惯了,对老场景有点免疫,单次大概在三十万到四十万之间。不过上次更新了‘贞子浴室’的新场景,那天的转化量直接冲到了五十二万。”

汪晓沿着路边的梧桐树慢慢走,树叶上的雨滴偶尔落在他的肩膀上。

“这么说,平均下来每天大概能攒七万多?六百多万,要八十几天,差不多快三个月了。”

枝枝补充道,“是的,没错。而且等你到了鬼将级,再往上进阶到鬼帅级,需要的鬼气值就要一亿。按现在的速度,就算往后拂晓鬼屋拓展计划得以实施,开设更多的分店,两年半也就能攒个五六千万。”

汪晓的眉头轻轻蹙起,指尖无意识地捻了捻风衣下摆。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满打满算,距离下一次鬼潮降临也就只剩两年半时间。

若真要等到那时才勉强凑够五六千万鬼气值,连鬼帅级都达不到,凭什么去挡那些从幽冥裂缝里源源不断涌来的凶魂厉鬼。

他不敢想,也不愿想。

一旦防线破了,鬼潮席卷人间,华夏的万里河山会被血雾笼罩。

从塞北草原到江南水乡,再到海外的城邦街巷,寻常百姓的欢声笑语会变成哀嚎。

陈倩倩、林诗涵她们,也都会变成凶鬼口中的食粮。

那种生灵涂炭、日月无光的画面,光是在脑子里过一遍,就让他心口发紧。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加快提升速度?”他停下脚步,开口问道。

枝枝的声音顿了两秒,带着明显的为难:“宿主,系统的核心规则是定死的,我没办法修改。至于怎样获取更多惊吓值、找更快的提升路径,只能靠你自己去摸索。”

汪晓沉默着点了点头,风裹着雨丝吹在脸上,让他的思路更清晰了些。

提升自己的实力固然是关键,但若是身边的鬼属一直停在原地,就算他进阶到鬼帅级,面对铺天盖地的鬼潮,也绝对孤掌难鸣。

他又问道:“枝枝,我问你,在华夏境内,就先以江南市来说,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能直接提升鬼属实力的?”

枝枝沉默了几秒,语气里添了几分凝重:“宿主,如今的世界已进入末法时代,天地灵气异常稀薄,能供鬼属修炼的鬼气更是匮乏,整体浓度大约只有上古时期的0.3%。”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在上古时期,人类修士修炼速度极快,还能探寻密阵、秘境,通过各种天材地宝辅助突破。但现在却有所不同,先不提那些稀世地宝,即便只是能强身健体的普通秘药,如今也难寻踪迹。”

话锋稍转,:“不过并非毫无办法,我们可以寻找古时遗留的器物。这类器物中蕴含灵气或鬼气本源,若能找到,便能用来辅助修炼。”

汪晓眼睛亮了亮,立刻追问:“那这些器物该去哪里寻找?”

枝枝答道:“多数器物仍深埋地下,尚未被人发现,但也有部分被人类发掘后,作为文物珍藏在博物馆内。因此若要寻找这类器物,博物馆会是较为可靠的选择。”

“你是说……博物馆?”

“是的,就是博物馆。人类的博物馆里收藏有好多古物,有些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比如那些古代的殉葬品,或者祭祀用的器具,还有些皇家用过的东西,以及文人墨客的旧物。”

汪晓愣了一下,他还真没往这方面想过。

那些埋在地下几千年的东西,确实可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他想起之前在白沙市博物馆看到一面铜镜,当时就觉得那镜子有点不对劲。

枝枝的声音再次传来,“宿主,通过核实江南市的博物馆信息,可能存在蕴含灵气或鬼气器物的共有三处。”

“好,你说说。”汪晓走到路边的长椅上坐下,长椅上还有点湿。

“第一处是江南商周博物馆,便坐落在西湖东岸,在本地声名颇盛,馆内共藏有十万余件文物,最早可追溯至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其镇馆之宝是一件商周时期的青铜方鼎,鼎身铸有繁复的饕餮纹,纹路间还残留着细微的绿锈,鼎足呈兽蹄状,虽历经三千余年,依旧透着股厚重的古朴之气。”

“毕竟馆中藏品多是历史悠久之物,尤其是商周乃至更早时期的器物。那时候天地灵气远比末法时代浓郁百倍,器物在漫长岁月里沾染、留存些特殊气息,或是蕴有微弱的能量,也不足为奇。”

汪晓点了点头,示意枝枝继续往下说。

“第二处是江南市历史博物馆,馆内藏品多聚焦本地历史脉络,从唐代的青瓷、明代的官用器物到清代的民俗珍品皆有收录,清晰串联起江南地区千年的文化轨迹。”

“唐代时,江南已是富庶之地,窑火兴旺,那时的青瓷在烧制过程中,常因当时相对浓郁的天地灵气,让瓷胎悄悄吸附了微量气息,虽历经千年,仍能在器物深处寻到一丝温润的能量痕迹;到了明代,官用器物规制严苛,无论是木质的案几还是金属的器具,多为精工细作,且不少器物曾长期存于官署之中,沾染了特定环境下的厚重气韵,留存的能量虽不如唐代青瓷古朴,却多了几分沉稳;至于清代的民俗珍品,因距离末法时代更近,天地灵气愈发稀薄,器物所蕴含的气息与能量便相对浅淡些。总体而言,这些藏品的确遵循着“历史越悠久,所蕴含的气韵与能量便越浓重”的规律,年代更古的器物,往往能承载更深厚的过往痕迹。”

汪晓听完,眉头渐渐舒展。

“这么说,越是古老的馆藏品,对鬼属的助力可能越大?”他低声确认,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

枝枝的声音立刻接了上来,“宿主说的没错,年代越久远的器物,与上古时期的天地环境关联越紧密,留存的能量自然更具价值。”

她稍作停顿,继续补充:“我再为你介绍第三处江南春秋博物馆。这处场馆的藏品时间跨度较大,从春秋战国的青铜礼器、秦朝的度量衡器具,到两汉的简牍与陶俑,再到隋朝的青瓷与石刻皆有收录,几乎完整覆盖了春秋战国至隋朝的历史脉络。这些器物历经两千余年时光,更贴近天地灵气尚未大幅衰退的时期,或许能从中探寻到更浓郁、更纯粹的古老能量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