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传媒的小会议室刚推开门就飘来股暖乎乎的甜香 —— 是茶水间王阿姨刚煮的银耳羹,装在透明的玻璃壶里,放在会议桌角落,银耳的糯香混着马克笔的油墨味,比严肃的办公场所多了层生活气。墙面没挂刻板的企业标语,反而贴了半墙彩色便签,最上面那张用荧光橙笔写着 “成彦首月工作计划”,字迹歪歪扭扭,末尾还画了个歪嘴笑,像是贴的时候太急,边角都没对齐;靠窗的折叠白板擦得不算干净,边缘还留着上次写的 “苏沐专辑宣发” 的淡痕,新画的 “宣传 - 音乐 - 商务” 流程图用了三种颜色的马克笔,箭头旁画了个举着吉他的小人,连 “商务” 两个字旁边都加了个小小的 “钱袋” 符号,透着股年轻人的鲜活。
成彦的指尖刚碰到门把手,里面就传来细碎的说话声,像被按了暂停键似的突然停了 —— 三个年轻人同时抬头,眼神里又好奇又紧张,林薇手里的笔记本差点滑到地上,小夏的樱桃发绳随着抬头的动作晃了晃,阿凯的棒球帽直接歪到了耳朵上,三个人慌慌张张调整姿态的样子,像极了学生时代被老师抓包讲小话的模样。
“成彦老师!我、我是你的执行经纪林薇!” 离门最近的女生先站起来,牛仔外套的袖口磨出了圈白边,她下意识地捻了捻笔记本的页角 —— 那页纸已经被捻得发毛,封面贴满了银色的音乐符号贴纸,有两个还翘了角,“之前给苏沐老师做过半年临时助理,跟过她的专辑录制,知道音乐人最烦被打断练歌 —— 上次苏沐老师录《巷口》,我不小心敲门太响,她手里的咖啡都洒了,后来我就记了个‘练歌时挂免打扰牌’的便签,现在也给您备了一个,贴在录音棚门上的那种!”
林薇说话时语速有点快,说到 “咖啡洒了” 的时候,眼睛不自觉地往旁边瞟,手指又捻了捻笔记本,耳尖还泛着点红 —— 显然是怕成彦觉得她不够细心。成彦笑着点头,目光落在她翻开的笔记本上:第一页用红笔写着 “艺人对接三大忌:忘需求、催进度、乱承诺”,旁边画了个哭丧脸,了半小时”;第二页贴着张泛黄的便利贴,写着 “行业冷知识:新人初期别搞‘流量轰炸’!去年有个选秀新人首月买了 12 个热搜,结果路人好感度掉了 42%,还被扒出‘摆拍日常’,反而不如发真实练歌视频圈粉 —— 苏沐老师就是靠‘深夜练琴 vlog’涨的第一批死忠粉”,字迹又快又急,还划了三道着重线,纸边都被笔尖戳出了小窟窿,一看就是昨晚熬夜查资料时记的。
“成彦老师好!我是生活助理小夏!” 坐在林薇旁边的女生举着手,粉色樱桃发绳随着动作晃来晃去,她怀里的卡通日程本封面印着 “今日事今日毕”,封皮上还沾了点奶油渍 —— 后来她自己吐槽 “早上吃面包蹭的,擦了半天没擦掉”。小夏翻开日程本,手指在某一页上点了点,指甲修剪得圆圆的,涂了淡粉色的甲油:“我翻了您之前所有的采访,知道您不爱吃香菜和洋葱,连汤底里有都不行 —— 上次您在节目里说‘吃了香菜会反胃’,我特意记下来了,以后订外卖肯定让商家‘死磕备注’;还有您低血糖,我包里总揣着薄荷糖,是您喜欢的青柠味,刚才去茶水间还热了牛奶,王阿姨说温牛奶比咖啡养嗓子,您开会久了喝一口舒服。”
小夏说着,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白色的保温杯,杯套是米白色的针织款,上面绣着个淡蓝色的 “彦” 字,针脚有点歪,还有两处小小的线头 ——“这是我妈昨天半夜绣的,她平时织毛衣总扎手,昨天绣这个‘彦’字,手指被针扎了三次,还说‘给成彦老师的,得绣整齐点’”,小夏说着,抬手挠了挠头,耳朵尖红得像涂了胭脂,递牛奶的时候手有点抖,杯套上的线头还勾到了成彦的袖口,她赶紧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太紧张了!”
成彦接过保温杯,指尖蹭过软软的针织杯套,能摸到里面残留的体温,心里像被温水浸过。她注意到小夏的水杯上印着自己决赛夜的 q 版画像 —— 画里的人扎着高马尾,抱着吉他,旁边写着 “冲鸭!成彦!”,画像旁边还贴了个小小的星星贴纸,和去年小晚在宿舍给她画的那张一模一样。“不用紧张,” 成彦笑了,把保温杯放在桌上,“叫我成彦就好,不用加‘老师’,听着怪生分的。”
“那、那可不行!” 小夏赶紧摆手,帆布包上的小熊挂件晃了晃,“我表姐在经纪公司上班,她说对艺人要尊重,尤其是您这种有实力的冠军 —— 而且您唱的《十年霜》,我循环了 37 遍,每次听都哭,您在我心里就是‘老师级’的!”
最后说话的是坐在白板前的男生,他赶紧扶正歪到耳朵上的棒球帽,帽檐压得低了点,遮住了大半额头,手里的平板屏幕亮着,ppt 标题 “成彦首月宣传方案(初稿)” 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吉他图标。“成彦老师好,我是宣传组的阿凯。” 他说话时有点吞吞吐吐,左手不自觉地摸了摸口袋里的薄荷糖 —— 后来林薇偷偷跟成彦说,阿凯一紧张就爱吃薄荷糖,上次给苏沐做宣传方案,他一天吃了两盒,“我们初步计划首月发 3 条短视频,都是您练歌或者和顾怀安老师讨论编曲的日常,目标每条播放量 50 万 +;然后配合 2 次粉丝互动直播,每次 1 小时,主要聊音乐创作,不搞强行带货 —— 这是数据支撑:去年我们做过统计,新人靠‘真实创作日常’圈粉的留存率比‘综艺搞笑梗’高 37%,而且死忠粉比例能多 28%,像苏沐老师的第一条练琴视频,没买热搜,靠粉丝自发转发就破了百万播放。”
阿凯把平板转向成彦,屏幕上的 ppt 做得不花哨,每页都贴了参考案例的截图:苏沐坐在钢琴前的练琴视频截图,播放量旁边用绿色标注了 “优点:无剧本,钢琴上还放着没吃完的面包,真实感拉满”;还有个失败案例,某新人的 “练歌视频” 你摆了 6 个打光灯,被网友吐槽 “比拍 V 还精致,一看就是摆拍”,旁边用红色叉号标了 “避雷:新人别过度包装,反而显假”。阿凯指着截图,手指在屏幕上滑过,成彦注意到他的指腹有层薄茧 —— 像是常年握触控笔磨出来的,和顾怀安弹吉他的指尖茧有点像,心里忽然泛起点亲切感。
“我有个想法!” 林薇突然插话,把笔记本往桌上推了推,凑过来的时候,牛仔外套上的音乐贴纸蹭到了桌角,“我们可以做个‘练歌笔记’系列,把您之前的练歌笔记拍下来,每页配您的旁白,比如‘这里之前总卡气口,顾怀安老师教我用‘深呼吸数三秒’的方法,现在终于顺了’,既体现您的努力,又自然带出创作伙伴,比单纯说‘我很努力’更有说服力 —— 这也是我跟苏沐老师学的,她之前发过‘编曲草稿’系列,评论区全是‘姐姐好认真’,涨粉特别快!” 林薇说着,还翻出苏沐的微博截图,指着其中一条:“你看,这条点赞 38 万,比买热搜的效果好多了 —— 而且行业里有个说法,‘细节见人品’,笔记上的红笔批注、折痕,比任何‘努力人设’都管用。”
“对!对!” 小夏立刻点头,手里的笔在日程本上飞快地写着,字迹有点歪,“那我明天就去文具店买个好看的活页本,把您旧笔记里的重点抄进去,顺便把您之前卡壳的地方画个小哭脸,拍出来肯定可爱!对了,还能加个‘粉丝互动’环节,让大家猜下一句歌词,中奖的送您签名的笔记页,王阿姨说她孙女肯定想要,上次决赛夜还让我帮她要签名呢!” 小夏说着,还从包里掏出个小本本,上面记着粉丝的留言,比如 “想看彦彦的练歌笔记”“想听彦彦讲创作故事”,每条后面都画了个小对勾。
阿凯也眼睛亮了,抬手把棒球帽扶正,露出点兴奋的神色:“这个主意好!我们可以在微博搞个话题 #成彦的练歌笔记 #,初期目标阅读量 1000 万,不用买热搜 —— 上次帮苏沐搞‘编曲草稿’话题,全靠粉丝自发转发,最后阅读量破了 2000 万,还上了自然热搜!而且成本低,就花点打印笔记的钱,比买热搜划算多了 —— 我之前对接过一个新人,买了个‘#xx 努力练歌 #’的热搜,花了 8 万,结果评论区全是‘营销号滚’,反而亏了!” 阿凯说着,还翻出手机里的热搜数据截图,指着其中一条:“你看,这个新人就是因为买热搜太急,最后路人缘崩了,首专销量才 3 万张,比预期少了一半。”
成彦坐在旁边,看着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心里像被晒了太阳似的暖。林薇捻着笔记本边角,认真记录每个想法;小夏的樱桃发绳随着点头晃来晃去,手里的笔不停;阿凯时不时扶正棒球帽,兴奋地翻着案例截图 —— 他们讨论的不仅是工作,更是把她的需求放在了心上,连 “练歌时要不要准备加湿器” 这种小事都提到了,说 “北方冬天干燥,嗓子容易哑,得在录音棚放个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