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冬季的预兆(2 / 2)

沈玟负责后勤和缝纫。她展现出意想不到的耐心,用鱼骨磨成的针和坚韧的植物纤维线,将苏晚秋初步处理好的皮毛一针一线地缝合起来。她还负责照看几乎永不熄灭的火塘,并开始有计划地分配每日食物消耗。

林澈自己则负责最繁重的体力活:加固小屋。他用泥土混合草木灰,尽可能地将木屋墙壁的缝隙糊死。他砍来更粗的木头,加固屋顶,防止被积雪压垮。他还计划在屋旁搭建一个简易的窝棚,专门用于存放柴火和熏肉,避免全部挤在屋内。

唐志强的身体依旧虚弱,但他强撑着精神,凭借记忆,指导林澈如何搭建更防风的结构,如何让窝棚的顶棚有一定坡度利于滑落积雪。每一份经验都无比宝贵。

每个人都忙得像旋转的陀螺。白天的时间变得格外短暂,往往活还没干多少,天色就暗了下来。寒冷和疲劳考验着每个人的意志。

李瑾几乎天天早出晚归,带回来的猎物却越来越少。天气变冷,动物活动减少,而且似乎更加警觉和凶猛。柴火堆虽然渐渐变高,但看着那呼啸的北风,没人觉得足够。

苏晚秋的鞣革工作进展缓慢,缺乏合适的化学药剂,皮毛往往僵硬甚至有异味。缝制出的衣物和铺盖粗糙不堪,但至少能提供一些宝贵的温暖。

林澈的双手因为糊墙和砍木头而磨出了新的水泡,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小屋在一点点变得密实,但寒风总能找到新的缝隙钻进来。

日子在忙碌、焦虑和与日俱增的寒冷中一天天过去。天空越来越阴沉,似乎随时都会落下第一场雪。

这天傍晚,李瑾比平时回来得更晚,空手而归,脸色被冻得发青,眼神却异常锐利。

“下游……有动静。”他灌下一口热水,低声道,“我看到对岸升起了更多的烟,不是一缕,是好几缕。而且,我看到有人影在活动,好像在……加固什么工事?他们也在为过冬做准备,而且规模比我们大得多。”

这个消息让众人心中一凛。下游的邻居,不仅存在,而且似乎是一个更有组织、规模更大的团体。他们想干什么?这个冬天,他们会安分守己吗?

夜里,气温降得更低了。即使糊了墙,屋里依旧冷得像冰窖。众人挤在一起,靠着彼此的体温和那几张粗糙的皮褥勉强取暖。屋外的风嚎叫着,仿佛无数怨灵在徘徊。

那地下规律的“信号”噪音,似乎也因为寒冷的空气而变得稍微清晰了一点。

“嗡……咔……滴嗒…滴…嗡……咔……滴嗒…滴…”

林澈蜷缩在角落里,毫无睡意。他听着风声,听着信号声,想着下游的烟,想着矿洞里的嘶鸣,想着裤脚上那诡异的金属孢子……

就在他思绪纷乱之际,一直昏睡的唐志强忽然又发出了模糊的呓语,这一次,似乎是因为寒冷,他的声音带着颤抖:

“……低温……读数……降……通道……不稳定……屏障……能量……起伏……”

断断续续的词语,仿佛梦魇中的呢喃,却让林澈的心脏猛地一缩。

低温会影响地下的东西?

通道?屏障?能量起伏?

唐志强无意识间,到底接收并解读出了什么样的信息?!

这个冬天,他们要面对的,恐怕远不止是严寒和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