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继续调查(1 / 2)

他言语谨慎,不愿涉及更深。

在访问一位韩家早已疏远的远亲时,老李得到了一个更隐晦的信息。

“沈先生有个女儿,当时好像才几岁吧?沈先生出事后没多久,她母亲就带着她搬走了,离开了这个伤心地,后来就再没消息了。”这位远亲叹了口气,“那孩子,要是还在,现在也该20-30了吧……命运弄人啊。”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出沈卫东死亡事件的大致轮廓:官方认定的意外,但私下存在微弱质疑,其去世后家庭遭遇巨变,女儿下落不明。

更重要的是,这些调查隐隐指向一个可能性——当年的那场“意外”,或许并非天灾,而是否与当时已在韩家、并且可能从沈卫东死亡中获益的某个人有关?

这个“某个人”,很可能就是如今依旧在韩家位高权重的人物。

历史诅咒的调查,似乎正在揭开尘封的一角,隐约照见一段可能被精心掩盖的过往。

与此同时,对“幽影生物碱”来源的追查,却陷入了泥潭。

禁毒支队那边反馈来了消息。

“秦队,我们动用了几个埋得很深的线人,在黑市和暗网渠道里打听‘幽影生物碱’或者类似特性的未知毒药,”禁毒支队负责联络的警官在电话里语气凝重,“但没有任何收获。要么这东西根本不在常规的黑市流通,要么……知道它的人,层级极高,守口如瓶,我们的线人接触不到。”

网安部门的进展同样不乐观。

“我们监控了多个可能的暗网交易平台和加密通讯群组,”网安负责人汇报,“没有发现直接关于‘幽影生物碱’的交易信息。不排除他们使用了我们尚未掌握的、更隐秘的通信方式。”

江欣蓉这边对化学、药学背景人员的筛查也遇到了瓶颈。

初步筛选出的几十名具备合成此类复杂毒物潜在能力的人员,经过外围调查,大部分都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或缺乏作案动机。

少数几个暂时无法完全排除的,也都有看似合理的解释,深入调查需要更确切的线索和更长时间。

“这种毒物的专业性太强,来源极其隐蔽,”江欣蓉总结道,“凶手要么自身就是顶尖的化学专家,要么就能接触到我们目前未知的、极其隐秘的非法化学品供应渠道。这显示凶手具备极强的反侦查能力和资源隐蔽能力。”

毒源追查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进展缓慢,几乎停滞。

秦风站在指挥中心那面巨大的白板前。

上面画满了韩家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贴满了韩奕死亡现场的照片、时间线分析、动机列表、经济线索标记,以及刚刚添加的关于历史“诅咒”和沈卫东案的零星信息。

红色、蓝色、黑色的线条交织缠绕,将一个个名字连接起来,又彼此隔开。

韩建明、韩雪晴、各位叔公、韩兆文、已故的韩天昊遗孀……每个人的名字质疑的薄弱点。

每个人都似乎笼罩在一层“合理怀疑”的迷雾之后。

凶手仿佛一个技艺高超的幻术师,巧妙地隐藏在这些“合理怀疑”的阴影之中,利用着家族的矛盾、历史的迷雾和罕见的毒药,将自己完美地伪装起来。

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秦风的肩头。

这个对手,比他以往遇到的任何罪犯都要狡猾、谨慎,并且对韩家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