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守陵人之林青竹 > 第108章 灯灭了,眼还亮

第108章 灯灭了,眼还亮(2 / 2)

这里埋葬的都是无名无姓的孤魂,平日里少有人至。

楚尘却常来,苏媚烟曾说,被人遗忘的,才最需要被倾听。

他走到十座他亲手修葺过的坟前,这些坟头都曾在他祭扫时,被他以指尖血悄悄点染过。

他将陶埙凑到唇边,吹出了第一个音。

那音色苍凉悠远,不似哀乐,更像是一种询问。

埙声刚起,异变陡生。

那十座坟茔的封土上,竟同时有清亮的液体缓缓渗出,无色无味,却带着一股草木复苏的气息。

清液在坟前汇聚成十股细流,它们没有四散流淌,而是在干裂的泥地上蜿蜒游走,彼此交汇,最终在楚尘脚下,组成了一行娟秀的小字:“你看不见我,但我一直在看你。”

是苏媚烟的字迹。

楚尘看着那行字,心中最后一点疑虑也烟消云散。

他蹲下身,伸出右手,以食指为笔,在那行清液小字旁边的泥地上,一笔一划地回写道:“现在我能了。”

他的最后一笔落下,那十股清流仿佛被瞬间煮沸,猛地转为炽热,蒸腾起大片的白色雾气。

雾气并未散去,而是在半空中凝聚,渐渐幻化出一双巨大而虚幻的眼眸。

那眼眸不属于任何人,没有瞳孔,没有神采,却仿佛包含了无数道目光——有孩童的好奇,有老者的沧桑,有妇人的哀怨,有壮年的不甘。

正是楚尘曾经倾听过的,这十座孤坟里所有亡魂的目光所聚。

它们静静地凝视着楚尘,仿佛一种无声的认可与交接。

黄昏时分,楚尘回到家。

他一眼便看到,自家门槛那个用作装饰的稻草拱门下,不知何时多了一只粗陶碗。

碗里盛着半碗黑水,水面平滑如镜,倒映不出任何光影,只有纯粹的、深不见底的黑。

他知道这是什么。

这是最后的步骤了。

他凝视着那碗黑水,良久,没有丝毫犹豫地端起碗,俯身饮下了一小口。

“轰!”

仿佛吞下了一块烧红的烙铁,一股灼热的激流从他的喉间炸开,瞬间冲入四肢百骸,最终汇聚于他的双眼与脑海。

刹那间,他熟悉的世界被彻底颠覆。

他的五感被剥离、重组、无限放大。

他闭着眼,却清晰地“看”到了屋顶每一片瓦的缝隙间,夜晚的寒气是如何如水流般缓缓渗入;他侧耳倾听,却“听”到了三年前那个雨夜,母亲临终前躺在床上,嘴唇翕动,那句最终未能出口的遗言——“尘儿,快跑”;他的皮肤明明没有接触任何东西,却“触”到了百步之外邻家孩童在梦中踢开被子时,那小小的脚踝瞬间的抖动与微凉。

无数的信息如决堤的洪水涌入他的脑海,纷乱,庞杂,却又无比真实。

他强忍着头颅撕裂般的剧痛,心中却一片清明。

这不是毒,这是苏媚烟留给他最后的馈赠,是她穷尽一生所寻得的,一双能看透表象、洞悉真实的“眼”。

子夜时分,楚尘盘膝而坐,纹丝不动。

他放任那些狂暴的感官信息冲刷着自己的神识,不抵挡,不闪避,只是默默地承受与梳理。

不知过了多久,那如潮水般炸裂的异感终于缓缓退去,融入他的灵魂,成为他的一部分。

他再次睁开眼。

屋外依旧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但在他的“视野”里,整个青石村的轮廓清晰无比。

他能“看”到村口歪脖子树上,哪一片枯叶将在下一缕风中坠落;他能“听”到村西王大婶家中,米缸底下那只耗子紧张的心跳;他能“闻”到三里外山涧边,一株夜香花悄然绽放的清芬。

他已不再需要眼睛。

楚尘站起身,摸索到墙边,捡起一根熄灭的炭条。

他在斑驳的土墙上,用力画下了一双紧紧闭合的眼。

而后,在旁边题下四字:

非盲,乃敛。

那一夜,青石村所有在惊恐中沉睡的村民,都做了同一个梦。

他们梦见一盏温暖的魂灯,从村子正中央缓缓沉入地底。

在它彻底熄灭前的最后一瞬,那光芒骤然大盛,照亮了村里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他们梦中一张张素未谋面、却又无比熟悉的脸。

天亮时,黑暗开始消退,但楚尘心中的世界,却前所未有的清晰。

他闭上眼,将新生的感知沉入脚下的大地。

他能感受到土壤中草根的呼吸,能触摸到深层岩石的冰冷,更能察觉到地下水脉如蛛网般蔓延。

它们安静地流淌着,一如千万年来那样。

然而,在他的感知尽头,那条环绕着村子、本应平缓流淌的地下主水脉深处,他却“听”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却在持续增强的……淤塞的呻吟。

仿佛大地的血脉,正在某处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悄然挤压、壅堵,积蓄着一股沉默而暴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