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守陵人之林青竹 > 第51章 没人说再见,但路会点头

第51章 没人说再见,但路会点头(1 / 2)

那光径的尽头,新开了一朵花。

无名牧童蹲下身,屏住了呼吸。

他见过山间的野菊,崖上的红杜鹃,也见过富贵人家园圃里养着的珍奇牡丹,却从未见过这样一朵花。

它没有花瓣,只一枚晶莹剔透的琉璃心,仿佛盛着一汪将凝未凝的月光,随着某种不可见的节奏,一起一伏,温和地呼吸着。

花心之下,并无寻常的根茎,而是无数条纤细如发的金色纹路,它们并未扎入浅土,而是像活物一般,蜿蜒着向远方延伸,没入泥土深处。

牧童的心猛地一跳,他认得那金纹延伸的方向。

那里,是他七岁那年,偷偷埋下一株会发光的野草的地方。

他曾以为那株草早已枯死,化作了尘泥,未曾想,它竟以这样的方式,再次出现在他眼前。

一种莫名的亲近感驱使着他,让他鬼使神差地伸出了手指,轻轻触碰向那颗琉璃花心。

指尖与花心相触的瞬间,没有预想中的冰凉或温热,而是一种奇异的共振,仿佛他的心跳与花心的光芒在这一刻合而为一。

那琉璃花心骤然明亮,连闪三下,光芒并不刺眼,却深邃得像是穿透了脚下的大地。

下一瞬,异变陡生。

他脚下那条不知何时出现、绵延至此的发光小径,自他埋草的起点,到这朵琉璃花的终点,每一寸泥土都像是被唤醒的生灵,轻微而齐整地向上隆起,形成一道绵长的、清晰可见的土脊,宛如一条沉睡巨龙舒展的脊骨。

紧接着,这道隆起的土脊又齐齐向下轻压一次,动作舒缓而庄重,仿佛是整片大地,对着苍穹,垂首致意。

随着这一压,某种无形的东西彻底弥散在了风中。

林青竹最后一缕残存的意识,乘着这大地的吐息,看到了他作为“人”时无法理解的景象。

他“看”明白了,这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仪式,而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一种本能的苏醒。

就像人走路时双脚会自然交替落下,风吹过林海时万叶会随之摇曳,从这一刻起,这片广袤的大地拥有了新的习惯——凡有守护之念发生,凡有微小的善意降临,它便会自然而然地,点头回应。

他不再是他了。

因为这片醒来的土地,便是他意志的延伸,而这样的存在,早已无需一个凡人的名字。

同一时刻,瓢泼大雨正将群山浇得一片迷蒙。

老槐村长的孙子李二牛,刚从百里外的驿站驮货归来,却在抄近路时迷了方向。

天色黑如泼墨,雷声在头顶炸响,他牵着惊恐不安的骡子,在泥泞的山路里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心中已满是绝望。

就在这时,他忽然感觉脚下的泥土传来一阵微弱的暖意,不同于被雨水浸泡的冰冷。

他惊奇地低头,借着偶尔划破天际的闪电,竟看到脚边的沙粒和泥水正自动排列组合,形成一个清晰的箭头,指向左侧一片看似无路的密林。

李二牛怔住了,他揉了揉眼睛,以为是自己太过疲惫产生了幻觉。

可那箭头就那样静静地指着,纹丝不动。

死马当活马医,他一咬牙,牵着骡子,小心翼翼地跟随着箭头的指引,走进了那片黑暗的密林。

林中反而风雨稍歇。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片不大的林中空地。

空地中央,一块半截入土的残碑倒在那里,碑上刻着四个古朴的字,字迹几乎被厚厚的青苔完全覆盖。

他蹲下身,好奇地用袖子拂去石碑上的苔藓和雨水。

“阿灰止步”,四个字显露出来。

字迹苍劲,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疲惫。

就在他手指拂过最后一个“步”字时,石碑的底座,竟无声地渗出了一滴露珠。

那不是普通的水珠,而是一滴凝练了微光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