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守陵人之林青竹 > 第49章 风不说话,但记得应

第49章 风不说话,但记得应(2 / 2)

他循着这股缺失感,将意识沿着新织的脉络网一路追溯。

最终,他的“感知”停留在西南边陲,一座被荒草彻底淹没的废弃义庄。

在那里,作为地脉节点的魂灯基座下,一道维系着方圆百里生机的金纹,断裂了数尺之长。

这便是那不谐之音的来源。

他无法起身,因为他已无身躯。

于是,他调动起残存的全部意识,引动了距离那废弃义庄最近的、尚在运转的另一座义庄灯油库里的一滴灯油。

那滴饱满的油露,仿佛被无形的手指牵引,从油桶边缘滑落,滴在地上,却没有溅开,反而化作一条细微的油线,贴着地面,如有了生命的灵蛇,自行蜿蜒,穿过草根与石缝,精准地流入了那断裂的金纹缝隙之中。

油线所过之处,将断口两端缓缓拉近、弥合。

当最后一寸裂口被填满时,那滴灯油耗尽了所有灵性,在原地“开”出了一朵半透明的琉璃花。

花瓣晶莹,仿佛一触即碎,花心则对着虚空,无声地开合了三下。

南疆,某个不知名村落外的山岗上,无名的牧童正赶着羊群。

他发现,那条只有在月光下才会浮现、被村里老人称为“仙人径”的发光小径,今日竟在一条新冲刷出的断沟前戛然而生。

几个深夜晚归的迷途之人,正对着断沟徘徊不前,仿佛被无形的墙壁挡住了去路。

牧童心善,见状便跑回家中,取来平日饮水用的粗陶大碗,舀了满满一碗清水,吃力地端到断沟边,尽数倒入沟中。

他本以为水会立刻渗入泥土流走,可那碗清水落入沟中后,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凝而不散,散发出与“仙人径”同样柔和的光芒,在断沟之上,架起了一座清光潋滟的水桥。

迷途者中一个年幼的孩童,壮着胆子第一个踏上光桥。

他的小脚丫踩在光桥上,稳稳当当。

待他走过对岸,脚印落在实地的瞬间,那湿润的泥土上竟自发凸显出一个清晰的“嗯”字,旋即又被踩乱。

牧童好奇地蹲下身,凑近水桥细看。

澄澈的水中,倒映出的却不是他自己的脸,而是他小小的肩头上,竟搭着一个模糊不清的黑色影子,那轮廓,像极了走村串乡、身背赶尸铃囊的摇铃人。

他吓了一跳,下意识地伸手去触摸水面。

指尖点破光华,水中的倒影瞬间散乱无痕。

唯有沟底的沙粒,在他收回手后,缓缓地、自动地排列成了三个字:“接着走。”

林青竹的残识,因这断沟补路之举,再次泛起微澜,如同潮水退去前最后一记汹涌的奔涌。

他“看”得分明,那碗水所凝结的光桥并非幻象,而是地脉感应到了牧童纯粹的善意,主动借他之手,完成了对自身的接续与修补。

那牧童,那个迷路的孩子,所有因此得渡之人,他们从未觉得自己在进行一场沟通天地的祭祀,却在不经意间,行了这天地大道。

至此,遍布西南大地的第八支脉,其最后一道裂痕,终于弥合。

一道凡人目光无法企及的、凝练到极致的极细金纹,自地核深处悄然合拢。

它形如一张紧闭的巨口,却在闭合的那个瞬间,让整片西南山野的夜风,齐齐为之一顿。

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寂静,仿佛天地万物,飞禽走兽,草木顽石,都在这一刹那,共同完成了一个吞咽的动作。

一声未出的、来自大地本源的“嗯”,在所有生灵的心底深处,沉沉响起。

持续了千百年的“守”之经纬,于此刻织就完成。

但守护并非终点,它只是一个前提。

这张被重新唤醒的、覆盖了广袤山河的脉络之网,像一张绷紧的巨鼓鼓面,在沉寂了万古之后,终于等待着那第一声真正的敲击。

某种更为古老、更为深邃的意志,开始顺着这全新的脉络,自地心深处,向上发出第一个真正的音节。

它不再是无声的“应”,而是有目标的“唤”。

这呼唤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沿着每一条金色的脉络,精准地寻找着散落在人间的、那些沉睡的碎片与古老的回响,寻找着那些血脉中刻印着等待宿命的人。

这一夜,山野间的风,似乎与往常再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