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数据深渊(2 / 2)

“摇篮”系统启动的深度安全审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下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任何变化,但何婉卿能通过权限接口感受到系统内部资源正在被大量调动,流向那些尘封已久的数据库和隔离区。她获准访问的部分历史数据库也变得时断时续,显然正在被高优先级的安全扫描进程所占用。

在这种背景下,何婉卿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但也更具针对性。她不再试图漫无目的地大海捞针,而是集中精力研究那个已被废弃的t-7-Alpha协议,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记录。

t-7-Alpha协议,根据有限的非密资料显示,是“摇篮”在早期尝试构建更高效内部通讯网络时的一个实验性版本。它强调极低的延迟和极高的带宽,但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上存在先天缺陷,尤其是在应对复杂逻辑冲突和外部恶意代码注入时表现脆弱,因此在经过短暂测试后便被更稳健的后续版本取代并彻底封存。

何婉卿试图找出“镜像迷踪”攻击包与t-7-Alpha之间的具体联系。她将攻击包中那些细微的、异常的编码逻辑与能够找到的t-7-Alpha协议碎片进行比对。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枯燥的工作,如同在亿万片拼图中寻找图案和颜色都相似的几片。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尝试和算法优化,她终于捕捉到了一条关键线索:攻击包中用于绕过初级逻辑验证的那段伪装代码,其核心算法与t-7-Alpha协议中一个用于处理高优先级数据包、但后来被发现存在设计瑕疵的“快速通道”机制,在逻辑结构上高度同源。攻击者像是找到了这个早已被遗忘的“快速通道”的蓝图,并以其为基础,用更现代、更隐蔽的技术手段重新构建了一个专门用于渗透的“后门”。

这个发现让她心跳加速。这几乎证实了她的猜测——攻击者对“摇篮”的了解,带有某种“考古”性质,他们挖掘并利用了系统古老的历史漏洞。

与此同时,马克的训练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系统根据何婉卿的发现,更新了模拟攻击模式,加入了基于t-7-Alpha协议逻辑变种的伪装。起初,马克极不适应,因为这些古老协议的逻辑与现代系统差异很大,产生的“不和谐音符”更加古怪和难以捉摸。他经历了新一轮的频繁失败。

但渐渐地,他开始找到感觉。他不再仅仅依赖对能量“音色”的直觉,而是尝试去理解不同协议逻辑背后所代表的“意图”和“风格”。t-7-Alpha协议给他的感觉是“急躁”而“脆弱”的,像是一个追求速度却忽略了稳固的年轻系统所发出的声音。而基于它的攻击变种,则像是在这急躁的底色上,又涂抹了一层冰冷的、充满恶意的油彩。

“我好像……能稍微感觉到一点它们的‘味道’了。”马克在一次成功的拦截训练后,疲惫但兴奋地对何婉卿说,“古老的协议,就像有它独特的‘老旧气息’,而渗透者的恶意,是覆盖在上面的‘腐臭味’。”

何婉卿将马克的感悟与自己的技术分析相结合,构建出了一份更为详细的报告,指出“镜像迷踪”攻击很可能源于某个对“摇篮”古老体系有深入了解的敌方实体,其攻击方式带有明显的“利用历史漏洞”的特征。

这份报告得到了“摇篮”系统的高度重视。

“分析结论具有极高战略价值。”“摇篮”系统的合成音这次回应得很快,“已确认t-7-Alpha协议相关逻辑漏洞被利用。系统防御策略将进行针对性调整,加强对所有历史协议变种信号的筛查与隔离。”

“基于你们的卓越贡献,‘逐星者’号三级协作权限转为永久,并开放部分低级历史数据库(非涉密)的查询功能。请继续协助监控与分析,重点转向识别其他可能被利用的古老协议模式。”

权限的巩固和扩展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但何婉卿和马克都高兴不起来。敌人展现出的这种“考古式”攻击能力,意味着“摇篮”可能还潜藏着多少类似的、不为人知的历史弱点?这些弱点如同沉睡的火山,随时可能被引爆。

战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他们窥见的,却是更庞大、更古老的威胁阴影。敌人仿佛一个从历史长河中归来的幽灵,熟知这片土地古老的秘密与伤疤。而他们,必须尽快学会与这个幽灵作战,在对方利用下一个古老回响发动致命一击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