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裂隙之影(1 / 2)

成功击退“虚空潜影”的袭击,为“逐星者”号赢得了“摇篮”系统有限的信任和更多的活动权限。禁锢力场并未完全解除,但允许活动的范围扩大了许多,几乎涵盖了光网结构外围的广阔区域。更重要的是,何婉卿获得了访问更高级别科技数据库的权限,而马克则被允许接入一个专门用于强化意识韧性和感知精度的训练模块。

然而,短暂的胜利感很快被更深的忧虑取代。袭击事件证明,“起源井”的力量确实在尝试渗透这片被认为是“终极避难所”的空间。那个被马克感知到的异常信号,以及随后出现的渗透“锚点”,都指向一个严峻的事实:“摇篮”的防御并非无懈可击,甚至可能存在他们尚未知晓的漏洞。

何婉卿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对新开放数据库的钻研中。她不再局限于基础科技,开始接触一些涉及能量本质、空间结构乃至意识投射的更深奥理论。她像一个在知识海洋边拾贝的孩子,每一次新的发现都让她既兴奋又感到自身的渺小。她特别留意所有与“摇篮”防御体系、能量循环以及早期预警机制相关的信息,试图理解并帮助加固这道脆弱的防线。

马克的训练则更加抽象和艰难。在新的训练模块中,他需要面对的不再是模拟的共生体幻象,而是各种针对意识本身的干扰和攻击模拟——混乱的信息流、精神层面的压力、甚至是模拟“起源井”低语的诱惑。每一次训练都如同在精神刀尖上行走,结束后都疲惫欲死。但效果也显而易见,他的意识变得更加凝练、敏锐,对能量波动的感知也愈发精细,甚至开始能模糊区分不同性质的“恶意”。

几天后,就在马克完成一次高强度的抗干扰训练后,他正放松意识,任由其如雷达般扫描着飞船周围那片宁静的光之海洋。突然,一种极其微弱的、但似曾相识的“杂音”再次掠过他的感知边缘。这一次,信号更加微弱,位置也更加飘忽,仿佛来自光网结构的更深处,靠近那片他们未被允许进入的核心区域。

“婉卿,”马克立刻警觉起来,将感知到的模糊坐标和那转瞬即逝的信号特征共享过去,“又出现了。和上次类似的‘杂音’,但更弱,位置……好像更深。”

何婉卿立刻从数据板前抬起头,眉头紧锁。一次可能是意外,但短时间内出现第二次类似的未明信号,这绝不是巧合。“能追踪到更具体的来源或者模式吗?”

马克集中精神,试图捕捉那消散的余波,但信号实在太微弱,如同风中残烛。“不行,太快消失了。但感觉……和上次那个‘锚点’开启前的波动有点像,只是规模小得多,更像是一次……试探?或者一个更隐蔽的通道的‘呼吸’?”

试探?隐蔽通道?何婉卿心中警铃大作。如果“起源井”的渗透是系统性的,那么他们之前摧毁的那个“锚点”可能只是众多入口之一,甚至可能是对方故意抛出的诱饵,用以测试“摇篮”的反应速度和防御强度。而这个新的、更隐蔽的信号,可能意味着真正的威胁才刚刚开始浮现。

她毫不犹豫,再次通过交互接口向“摇篮”系统报告了这一发现,并附上了马克的感知记录。

系统的回应比上次慢了一些,似乎在调动更多资源进行深度分析。

“确认接收到异常信号报告。信号特征与数据库记录‘虚空潜影’渗透前期活动存在百分之七十八吻合度。信号源定位极度困难,存在多重空间褶皱干扰,疑似利用‘摇篮’内部能量流自然波动进行伪装。威胁评估:潜在高风险。该信号模式表明可能存在一种更高级、更隐蔽的渗透机制。”

合成音的语调依旧平稳,但内容却让人不寒而栗。

“鉴于该信号位于更高权限区域附近,且‘逐星者’号当前权限不足以安全接近,本次不发布主动侦查任务。但你们需要保持最高警惕,持续监控该方向及周边区域能量环境。‘摇篮’防御网络已提升该区域监控等级,并进行深度扫描。如有任何进一步发现,立即报告。”

命令很明确:原地监视,提高警惕。这反而让何婉卿更加不安。连“摇篮”系统都感到棘手,需要提升监控等级并进行深度扫描,说明这个新出现的威胁远超之前的“虚空潜影”。

她和马克仿佛成了蹲守在战壕里的哨兵,知道敌人就在前方的迷雾中活动,却看不清具体形貌,也不知道对方下一次攻击会从何处而来。这种未知的等待,比正面交锋更加煎熬。

“逐星者”号调整了姿态,传感器阵列最大功率对准了信号传来的大致方向。马克也放弃了其他训练,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对那片区域的持续性感知扫描中,不敢有丝毫松懈。舰桥内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和两人沉重的呼吸声。

他们知道,平静只是表象。一道更深、更隐蔽的裂隙,或许正在“摇篮”的内部悄然裂开。而他们,可能是最先察觉到这股暗流的人。

时间在高度紧张的监控中又过去了十几个标准时。那片被标记的区域始终没有再出现明显的异常信号,能量流动看起来与“摇篮”的其他部分别无二致,和谐而宏大。但这种过分的“正常”,反而让何婉卿和马克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