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寂静漂流(2 / 2)

“是什么东西?又是那些……怪物吗?”苏茜的声音带着恐惧。

赵宏检查推进器的动作停了下来,紧张地看向何婉卿。连闭目休息的李工程师也睁开了眼睛。

何婉卿强迫自己保持冷静:“艾欧尼亚,详细报告信号特征。强度?持续性?运动轨迹?”

【信号强度极弱,接近探测阈值。呈现间歇性脉冲特征,无规律可循。目前仅捕捉到三次有效脉冲,间隔时间差异巨大。无法计算运动轨迹,初步判断源点相对静止或移动极其缓慢。数据库比对……无结果。警告:信号过于微弱,不排除是设备噪声或未知宇宙背景干扰的可能性。】

无法识别,微弱,间歇性。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指向的可能性太多了。可能是某种从未被记录过的遥远天体物理现象,可能是某个极端遥远的外星文明泄露的通讯残片,当然,也可能是湮灭军团某种不为人知的探测机制,甚至……真的只是仪器故障产生的幽灵信号。

在经历了空间站的恐怖之后,所有人的神经都变得异常敏感,任何“未知”都容易引发最坏的联想。

“继续保持监测,但优先级降低。首要任务是确保航行安全和生存资源。”何婉卿做出了权衡。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去探究一个遥远且不确定的信号,不仅不现实,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和资源消耗。他们现在经不起任何额外的风险。

“明白。”艾欧尼亚回应。

舱内的气氛再次沉闷下来。那刚刚燃起的一丝对“外界”的好奇,迅速被现实的生存压力所覆盖。

严格的配给制度开始了。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小块能量棒似的压缩口粮和限量的一袋淡水。饥饿和干渴的感觉开始如影随形。舱内的空间狭小,缺乏活动,再加上精神上的压抑,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何婉卿试图组织一些简单的活动来维持士气,比如轮流讲述地球上的往事,或者进行一些不需要消耗体力的脑力游戏。但效果甚微。对过去的回忆往往伴随着失去的悲伤,而对未来的讨论又不可避免地陷入对补给耗尽的恐惧。

李工程师的伤势恢复得很慢,低温和有限的医疗条件使得伤口有发炎的风险。张宜细心地照顾着他,同时也负责详细记录每天的物资消耗和生命维持系统数据,试图找到哪怕一丝节省的空间。赵宏大部分时间都埋头在推进器和导航系统的控制面板前,希望能找到优化航线的可能,但进展甚微。苏茜的情绪一直很低落,常常望着观察窗外的星空发呆,偶尔会在睡梦中惊醒哭泣。

何婉卿自己则承受着最大的压力。她必须表现得坚强、果断,成为所有人的主心骨。但每当夜深人静(如果舱内恒定的昏暗光线也能算作“夜”的话),她独自一人时,巨大的孤独感和不确定性就会将她吞噬。她反复思考着空间站里发生的一切,思考着周月白最后的选择,思考着那条广播信号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思考着他们这支小小的逃生舱,究竟能否穿越这漫长的死亡航线。

航行进入第十天。食物和淡水已经消耗了近半,按照这个速度,绝对撑不到目的地。绝望的情绪如同舱内越来越浑浊的空气,日益浓重。

就在这时,艾欧尼亚再次发出了提示,这一次,语气似乎有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变化:

【关于先前检测到的未知超低频波动……持续监测显示,脉冲间隔出现微弱但确实的规律性变化。经深度分析,排除设备噪声可能性。信号源特征与‘守望者’数据库残存记录中的部分加密通讯模式……存在小于3%的模糊匹配度。】

“守望者?”何婉卿猛地抬起头,倦意一扫而空,“建造哨站的那个文明?”

【是的。但匹配度极低,且信号经过严重衰减和扭曲,无法解读任何有效信息。此信号源与‘湮灭军团’的能量特征匹配度为0。】

不是敌人?甚至可能和守望者文明有关?

这个消息像一道微弱的光,刺破了舱内厚重的绝望阴云。所有人都围了过来。

“小于3%的匹配度……太低了,几乎不能说明什么。”赵宏皱着眉头说。

“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苏茜眼中燃起一丝希望,“会不会是……另一个守望者的设施?或者像我们一样的……幸存者?”

“距离太遥远了,信号又这么弱,就算真的是,我们也无法改变航向去找它。”张宜相对理性,“我们的能源和补给不支持我们进行任何额外的机动。”

何婉卿快速思考着。张宜说得对,主动去寻找这个信号源是不现实的,无异于自杀。但是,这个信号的存在本身,或许具有别的意义。

“艾欧尼亚,这个信号……它只是存在,还是……有没有可能,它也在‘听’?”何婉卿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这个信号是某种自动信标或者甚至是主动扫描,那么它或许能感知到附近的物体,比如他们的逃生舱。

【理论上,如果该信号源具备主动感知能力,其技术等级远超人类现有水平,有可能探测到本逃生舱的常规辐射或引擎尾迹。但无直接证据支持此推测。】

又是一片未知。但这个未知,带来的不再是纯粹的恐惧,而是夹杂了一丝极其微小的、名为“可能性”的火花。

“记录下这个信号的所有数据,包括它的变化规律。”何婉卿下令,“继续我们的航向,但……以我们目前的能力,尝试向那个信号源的方向,发送一次极简的、包含我们身份和基本状态的重复应答信号。功率调到最低,不影响我们主要求救信号发送即可。”

她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对是错。可能会石沉大海,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注意,但也可能……是扔进黑暗森林里的一颗石子,谁也不知道会惊动什么,或者得到什么回应。

在绝对的寂静和绝望中,哪怕只有亿分之一的可能,也值得去尝试。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并非完全孤独。

逃生舱“希望号”依旧在死寂的宇宙中漂流,承载着五个疲惫的灵魂和日益减少的补给。但此刻,舱内似乎有了一点不同。人们眼中除了绝望,多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对未知可能性的期盼。

那条来自遥远深空的、无法识别的微弱信号,如同一颗挂在无尽黑暗中的、若隐若现的星辰,虽然遥不可及,却至少证明,这片虚空并非绝对的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