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寂静漂流(1 / 2)

虚空,是绝对的寂静,也是一种令人发疯的喧嚣。

逃生舱“希望号”(这是幸存者们下意识为这唯一的栖身之所取的名字)脱离了那片连时空结构都被搅碎的死亡空域,进入了常规航行状态。惯性导航系统引导着这个渺小的金属胶囊,沿着艾欧尼亚计算出的、前往最近人类前哨站的航线,沉默地滑行。

舱内,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又仿佛被无限拉长。最初的死寂被一种更令人窒息的低气压所取代。五名幸存者——何婉卿、受伤的李工程师,以及三位主控中心的操作员(两位女性:冷静的张宜和年轻些的苏茜,一位相对年长的男性技术员赵宏)——各自蜷缩在狭窄的空间里,没有人说话。

劫后余生的肾上腺素已经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深入骨髓的疲惫、无处宣泄的悲伤,以及对未来的巨大茫然和恐惧。他们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同伴,失去了家园般的空间站,失去了一位深受爱戴的领袖。他们现在是宇宙中的孤儿,乘坐着一艘原本设计用于短期逃生的简陋船只,前往一个遥远且不确定的目的地。

何婉卿靠在冰冷的舱壁上,闭着眼睛,但并没有睡着。周月白最后时刻那决绝而平静的面容,能源核心舱室爆发出的刺目白光,空间站被黑暗彻底吞噬的最后一幕,如同循环播放的噩梦,在她脑海中不断重现。每一次回想,心口都像被狠狠揪紧。她不仅是失去了上级和战友,更是失去了一位亦师亦友的支柱。现在,指挥的重担,带领这仅存五人活下去的责任,完全落在了她的肩上,沉重得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她强迫自己睁开眼,开始检查逃生舱的状态。能源剩余78%,主要消耗在发射加速和维持生命系统上。生命维持系统(氧气循环、二氧化碳洗涤、温度控制)目前运行稳定,但储备的化学药剂和过滤器是有限的,艾欧尼亚估算最多能维持标准负荷下30个地球日的运行。食物和淡水是更紧迫的问题。逃生舱的标准应急口粮是按满员7人、14天的生存标准配备的,他们现在有5个人,如果极端节省,或许能撑20到25天。而艾欧尼亚计算出的航行时间,即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也超过了40天。

这是一个残酷的数学问题。他们必须在饿死渴死之前,找到缩短航程、获得补给,或者……被救援的方法。

“艾欧尼亚,”何婉卿的声音因为缺水和疲惫而沙哑,“再次扫描附近空域,有任何可能的信号源、天体、甚至是太空残骸吗?任何可能提供资源或缩短航程的机会点。”

【持续扫描中……背景辐射水平正常……未检测到任何人工或已知自然信号源……最近的可探测天体为一颗编号GJ-273c的冰质矮行星,偏离当前航线17.3个天文单位……无利用价值。结论:当前空域为星际介质稀疏区,资源获取概率低于0.01%。】

冰冷的回答浇灭了刚刚升起的一丝侥幸心理。他们真的被困在了一片“荒漠”之中。

“航线能否优化?利用引力助推或者其他方法?”李工程师虚弱地插话,他肋部的伤虽然经过了简易处理,但依旧疼痛。

【当前航线已为最优解,考虑了逃生舱有限的推进能力。引力助推需要接近大质量天体,本区域不具备条件。】艾欧尼亚的回答毫无波澜。

又是一阵沉默。现实的压力如同舱外冰冷的真空,一点点渗透进来。

年轻的苏茜终于忍不住,低声啜泣起来。她想起了在空间站的朋友,想起了再也回不去的家。张宜默默地搂住她的肩膀,自己的眼眶也是红的。赵宏则一直盯着自己的手,眼神空洞。

何婉卿知道,士气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溃。她必须做点什么。

“听着,”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坚定一些,“我们活下来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船长和空间站里其他人的牺牲没有白费,警告信号已经发出去了,这是艾欧尼亚确认的。”

她指了指通讯面板上那条已接收信号的记录。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活下去,把我们的经历、我们亲眼所见的‘湮灭军团’的恐怖,带回去。这不仅仅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所有人类。”她看向每一个人,“我们的任务还没有结束,只是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

“可是……何大副,我们的食物和水……”苏茜带着哭腔问。

“从今天起,不,从现在起,实行严格配给制度。”何婉卿斩钉截铁地说,“口粮减半,淡水定量分配。我们需要尽可能延长生存时间。同时,我们不能放弃希望,要继续尝试联络。艾欧尼亚,持续以最大功率向外发送我们的识别信号和求救信息,使用所有可能频段。”

【明白。已设定自动循环广播程序。但警告,信号强度在星际距离上极其微弱,被接收概率渺茫。】

“渺茫也比没有强。”何婉卿说,“另外,检查逃生舱所有系统,尤其是推进器和导航单元,看看有没有任何潜力可以挖掘,哪怕只能节省一点点能源或者缩短几小时的航程。”

“我去检查推进器。”赵宏终于抬起头,声音沉闷,但至少愿意行动了。

“我帮你看看生命维持系统的消耗数据,看能不能再优化一下。”张宜也振作了一些。

李工程师也想站起来,被何婉卿按住了:“李工,你现在的任务是休息,尽快恢复。我们需要你的技术知识,但前提是你得好起来。”

小小的舱室内,暂时有了一些微弱的活动气息。绝望依然存在,但至少,求生的本能和残存的责任感,驱使着他们开始面对这无尽的寂静漂流。

何婉卿走到小小的观察窗前,望着外面永恒的黑夜和稀疏的星光。那颗曾经代表着“守望者哨站”的星星,已经永远地熄灭了。她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这不仅是一个承诺,更是一种对逝者的告慰,和对未知威胁的倔强反抗。

就在她凝望星空时,艾欧尼亚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同寻常的波动:

【检测到……非常规……超低频空间波动……源点……位于航线侧后方……遥远距离……信号特征……无法识别……与已知自然现象或人类科技……均不匹配……正在分析……】

何婉卿的心猛地一跳。

无法识别的信号?在这片死寂的空域

艾欧尼亚报告的“无法识别信号”像一颗投入死水的小石子,在逃生舱内激起了短暂的涟漪,但很快又复归于更深的疑虑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