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怀里掏出个铁盒,打开是半枚带铜绿的指纹模子:“这是我祖父的!当年他和道士立契,指纹就安在这鼎底!博物馆凭什么说鼎是他们的?那是吴家的东西!”
苏晓整理完档案,给玄青子发了段语音:“吴启年是民国古董商,这鼎是他从一个军阀手里买的。但他妻子早逝,儿子吴明川体弱多病,道士说他命格克鼎,必须用血脉镇守。后来吴启年把鼎捐给博物馆,条件是吴家子孙能定期探望。”
“可吴明川没等到那一天。”玄青子望着窗外的梧桐树,“他在文革中被批斗,死在牛棚里。吴明远是他孙子,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去年刚出狱。”
林小洛抱着保温杯凑过来:“所以他想偷回契约,证明自己是吴家后人?”
“不止。”玄青子指尖摩挲着符咒上的“明”字,“他查到契约里写着‘鼎出,血脉归位’,以为能靠这鼎翻身。”
深夜的博物馆修复室,吴明远瘫坐在工作台前,面前摆着未完工的青铜鼎仿品。玄青子点燃一支线香,青烟袅袅升起:“你可知这鼎里镇的不是厉鬼,是你祖父的愧疚?”
吴明远猛地抬头:“你说什么?”
“你祖父当年捐鼎,是为保全吴家血脉。”玄青子从证物袋取出半枚指纹模子,“他和道士约定,若后世子孙有心向善,自会得鼎认可。你却想着偷抢,这不是守鼎,是辱没先人。”
窗外惊雷炸响,吴明远的肩膀垮下来。他从抽屉深处摸出个红布包,里面是吴明川的日记:“今天父亲教我刻鼎纹,他说等我有本事了,要把鼎的故事讲给所有人听……”
三天后,博物馆举办“吴氏守鼎特展”。青铜鼎展柜旁多了块电子屏,循环播放着吴家的故事:吴启年的捐赠书、吴明川的日记、吴明远修补青铜器的手作视频。
林小洛举着直播杆,镜头对准鼎底的符咒:“大家看,这符咒不是镇鬼的,是吴家人对文物的心意。”弹幕刷着“感动”“守护”,点赞数蹭蹭上涨。
玄青子站在人群外,看苏晓正给小学生讲解:“这鼎上的饕餮纹,其实是古人祈求平安的符号……”阿福蹲在他脚边,叼着块青铜碎片——是吴明远送的仿品边角料。
“玄哥。”林小洛蹭过来,“李姐说要回来当义务讲解员,还说要教孩子们认朱砂符。”
玄青子摸出颗水果糖塞给阿福:“这世间的‘鬼’,大多是放不下的人。”
修复室的角落,苏晓悄悄将半枚指纹模子收进档案袋。她翻开新的笔记本,写下:“吴家契约里提到的‘血脉归位’,或许不只是守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