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和周氏在家处理那只养得最肥硕的公鸡,热水烫过拔毛,开膛取出内脏,鸡胗鸡心清洗干净另做炒菜。
“这鸡油留着,炒菜特别香。”周氏一边处理一边教苏晚。
午后,赶集的人回来了,顾铁生放下沉甸甸的背篓,一样样取出年货。
写春联的红纸、包糖果的油纸包、一小挂鞭炮,还有给孩子们做新衣的布料。
“爹,买摔炮了吗?”顾卫民急切地问。
顾铁生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纸包:“喏,省着点玩。”
顾卫民当即拆开试了一个,啪的一声响惊得院里的母鸡扑腾着翅膀跑开,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到了腊月二十八,面团在暖炕边发得蓬松柔软。
李素娟和苏晚忙着揉面蒸馍,一个个白胖的馒头在蒸笼里慢慢膨胀。
“面发得真好。”苏晚看着膨胀的面团说。
“今年天气好,面发得特别透。”李素娟手上不停,麻利地捏着花馍。
周氏熬了糯米饭,顾铁生抡起木槌在石臼里捶打,糯米的香气随着每一次捶打散发出来。
下午,熬好的浆糊散发着麦香,顾卫民踮着脚帮父亲扶正春联,顾秀红小心翼翼地把剪纸窗花贴在擦得透亮的玻璃上。
“左边再高一点,对,就这样。”周氏在门口指挥着贴春联。
鲜红的福字倒映在雪地里,格外喜庆。
腊月二十九,家中弥漫着肃穆的气氛。
堂屋正中的八仙桌擦得锃亮,摆上新蒸的馒头、煮好的肉方、炸好的豆腐,还有三盅清酒。
顾铁生领着全家老小,包括裹得严实的虎头和糯米,恭敬地向祖先牌位行礼。
香炉里三炷线香缓缓燃烧,青烟袅袅上升,带着一家人的敬畏与祈愿。
礼成后,周氏将供桌上的馒头仔细收好:“这些要留到年后吃,寓意祖先赐福,岁岁平安。”
之后一家人吃完饭,便各自回房去了,苏晚把虎头和糯米喂饱之后,给他们换了尿布也早早休息了。
传统的节序将过年的期盼一点点拉满,顾家人也在这些琐碎而温暖的准备中,准备来迎接辞旧迎新的时刻。
而在顾家人不知道的时候,有些惊喜也在悄悄萌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