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跟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扎着两个略显毛躁的羊角辫,同样穿着旧棉袄,鼻子也冻红了,是顾家的小女儿顾红秀。
原主的记忆浮现:顾卫民和顾红秀前段时间被送到县城的姑姑家小住了一两个月。
原因是顾衍之突然结婚,家里闹得不太愉快,李素娟怕两个孩子在家瞎打听乱说话也怕新媳妇尴尬,就干脆把他们送走一段时间清净清净,这是刚被接回来。
顾卫民一进院就吸着鼻子:“啥味儿这么香?娘,你做啥好吃的了?”
他眼尖,一下子看到屋里的苏小翠,愣了一下,收敛了跳脱,规矩地喊了声:“小翠姐。”
目光却好奇地瞟向旁边站着的大嫂苏晚,觉得这个嫂子好像比大哥结婚那天看到的顺眼点了,没那么阴沉了。
顾红秀也跟着喊了一声“小翠姐”,然后有些怯生生地看向苏晚,小声叫了句:“大嫂。”
原主嫁过来时,她就被送走了,这还是第一次正式跟新嫂子打照面,印象还停留在听说她又胖又凶的流言里。
苏晚接收到原主关于两个孩子去向的记忆,心里了然。
她对着他们温和地笑了笑:“是卫民和红秀吧?从姑姑家回来了,路上冻坏了吧,快进屋喝口热水暖和暖和。”
她这一笑一问让顾卫民和顾红秀都愣了一下,心里那点陌生和拘谨消了不少。
顾红秀小声回了一句:“嗯,回来了。”
顾红秀眼尖,看到苏晚之前扫雪时放在窗台上准备晚上做饭用的几个干蘑菇,好奇地问:“大嫂,这是啥?”
“是干蘑菇,晚上准备做汤用的,提鲜。”苏晚解释道。
李素娟看着孩子们回来,又瞥了一眼碍事的苏小翠,没了继续周旋的心思直接对苏晚道:“既然都回来了,就早点做饭吧。”
又对苏小翠不冷不热地说:“小翠要不留下吃点?家里也没啥好饭,就是糊弄一口。”
这明显是送客的意思了。
苏小翠脸皮再厚也待不下去了,强笑着起身:“不了不了,大娘,我娘还等我回家吃饭呢。姐,我改天再来看你。”
赶走了苏小翠,李素娟心里舒坦了点。
但看着窗台上那点干蘑菇又皱起眉:“就这几个蘑菇,够谁吃的?净整那洋事儿!”
苏晚却不慌不忙:“娘,够的,主要是提个鲜味,今天天冷,弟弟妹妹刚回来,我给大家做点热乎的疙瘩汤吧?用玉米面就行,掺一点点白面增加黏性,口感更好也顶饿。”
李素娟看着两个眼巴巴的孩子挥挥手:“行行行,你做吧!我看着你做!”
她还是不放心,怕苏晚浪费她的细粮。
苏晚得了准许,立刻行动起来。
顿时,一股带着蘑菇特殊香气和胡椒辛香的味道弥漫开来,勾得人口水直流。
玉米面的香甜、蘑菇的鲜美、鸡蛋的滑嫩、胡椒的微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顾卫民和顾红秀早就围在灶台边,眼睛瞪得溜圆,不停地咽口水。
“大嫂,好香啊!比姑姑做的还香!”顾卫民忍不住大喊。
连一直沉默抽烟的顾铁生都忍不住凑近了些。
疙瘩汤出锅,每人一大碗。
顾卫民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勺吹了吹送进嘴里,烫得直吸溜,却含含糊糊地大喊:“唔,好吃!太好吃啦!娘,大嫂做的疙瘩汤又鲜又滑!”
顾红秀也小口小口地吃着,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苏晚。
李素娟尝了一口愣住了,这真是玉米面做出来的?
这味道,这手艺,简直比她强多了!
顾铁生闷头喝了一大碗,额头上冒出细汗浑身暖洋洋的,舒服地叹了口气,难得地夸了一句:“晚丫头这手艺,是这个。”
他悄悄竖了下大拇指。
这一声“晚丫头”和明确的夸奖,让苏晚和李素娟都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