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虎啸云海之红途 > 第260章 舆论监督利剑悬顶 精兵强将汇聚麾下

第260章 舆论监督利剑悬顶 精兵强将汇聚麾下(2 / 2)

林昊宇深知,必须有一把真正属于自己、且足够锋利的“手术刀”,才能切入海天腐败网络的核心。

经过与省长宋敬坤的深入沟通和周密考量,一个关键的人事调动在更高层面开始运作。宋敬坤亲自向省委书记汇报了海天市复杂的斗争形势和加强纪检力量的必要性,获得了省委书记的首肯。随后,通过两省组织部门的协调,一纸调令飞抵江海省:

原江海省江州市副市长、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强,平级调动至南海省海天市,任市纪委常务副书记,兼任市反贪局局长(副厅级)。

这是一步至关重要的棋!王强不仅是林昊宇在云海县就一手培养起来的绝对嫡系,政治可靠,能力出众,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和纪检工作经验(在云海时曾分管过纪检),作风硬朗,敢于碰硬。将他放在市纪委常务副书记这个关键位置上,等于直接在林昊宇最大的对手——丰凯元派系的心脏地带,楔入了一颗最坚固的钉子!王强的到来,将彻底改变海天市纪委的力量对比,使得之前观望的陶建明不得不重新权衡立场,也为后续深挖“保护伞”提供了最有力的组织保障。

而王强留下的江州市开发区书记空缺,则由同样能力卓越、忠心耿耿的裴浩然接任,确保了林昊宇在江海省的基本盘依然稳固。

随着文斌的到位和王强调任的尘埃落定,林昊宇在海天市的执政团队核心骨架初步成型:文斌负责日常运转和信息枢纽,王强执掌纪检利剑,秦风控制政法刀把,外部有苏梦瑶的资本助力、赵弘毅的商业策应以及朱晓璇的舆论声援。一个进可攻、退可守,兼具战略视野和战术执行力的班底,已然集结完毕。

林昊宇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公布的“市长直通车”举报热线和邮箱,如同在沉寂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初期,线路几乎被打爆,邮箱也塞满了来自游客和本地市民的投诉信件。文斌带领着临时抽调的两名绝对可靠的工作人员,日夜不停地整理、分类、初步核实。

这天,一条特殊的录音举报引起了文斌的注意。举报人是一位声音颤抖的中年男子,自称是金沙区一家小型特产商店的店主。“……他们每个月都来收‘管理费’,说是‘黑龙会’罩着的,不交就砸店……上次林市长在大会上讲话后,他们消停了两天,可昨天又来了,还说……还说让我们别信什么直通车,说那都是做样子的,他们上面有人,告了也没用,还会更惨……我偷偷录了音……”

文斌立刻将这条附有录音的线索列为重点,并向林昊宇做了汇报。林昊宇指示,将线索加密后,直接转交给秦风和王强。

秦风拿到线索后,敏锐地意识到这是追查“黑龙会”及其保护伞的绝佳机会。他安排便衣警察对举报人店铺进行暗中保护,并试图根据录音中勒索者的口音、提及的细节进行侦查。然而,对方似乎极其狡猾,使用的是未实名登记的电话卡,线下交易地点也变幻不定,显然是惯犯。

更令人警惕的是,就在秦风布置侦查的第二天,那名举报的店主惊慌失措地再次打通了“市长直通车”的电话,带着哭音说:“……算了,算了,我撤诉,我不告了……求你们别查了……”无论工作人员如何安抚和保证其安全,对方都坚决不再提供任何信息,随后便关了店门,电话也成了空号。

显然,举报人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和压力。这条线索表面上断了,但它清晰地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黑龙会”及其背后的保护伞,能量远超想象,他们的触角可能已经深入到了各个层面,甚至对“市长直通车”这个新生的监督渠道,也开始了迅速而有效的反制。这不仅是对林昊宇权威的公然挑衅,也表明斗争远比预想的更为残酷和复杂。

文斌将这一情况记录在案,这份失败的案例,成为了未来进一步肃清内部、深挖保护伞的沉痛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