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舆论监督利剑悬顶 精兵强将汇聚麾下
林昊宇的多线布局,不仅局限于政法和经济领域,在舆论和团队建设上,同样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
舆论战线:高层关注,利剑悬顶
就在海天市内部斗争日趋白热化之际,一股来自外部的、强大的舆论监督力量悄然介入。知名调查记者朱晓璇,凭借其专业的敏感和执着,在得到林昊宇的默许和秦风提供的部分安全保障下,对海天市的旅游乱象和“碧海区事件”进行了深入暗访。
她的调查不仅印证了林昊宇在干部大会上的指控,还挖掘出了更多触目惊心的细节: “黑龙会”通过控制海鲜供应链、出租车公司、部分景点商铺,形成的灰色利益链;某些职能部门“堂而皇之”的吃拿卡要;以及普通游客和市民在面对不公时的无奈与愤怒。她的初稿客观、冷静,既揭露了问题的严重性,也反映了以林昊宇为代表的新领导层锐意改革的决心和面临的巨大阻力。
这份沉甸甸的初稿,并没有第一时间公开发表,而是通过特殊渠道,直接呈送给了某些关注地方治理和国家营商环境的高级领导以及相关的权威内参部门。
这犹如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海天市,特别是丰凯元等人的头顶。它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海天的问题已引起高层关注,任何试图掩盖、阻挠改革的行为,都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这为林昊宇的“三把火”提供了无形的、却是极其强大的奥援,使得丰凯元派系在舆论压制上不敢轻举妄动,柳青青之前准备的“淡化处理”方案彻底失效。
内部整合:精兵强将,砥柱中流
要打硬仗,必须有可靠的班底。林昊宇深谙此道,他的核心团队开始迅速向海天市汇聚。
首先到位的是他的秘书文斌。这个跟随林昊宇从云海到江州的年轻人,沉稳干练,忠诚可靠。他被安排在市政府办公室,担任副主任(正科级)。
这个位置看似不高,却处于信息流转的中枢,既能确保林昊宇的指令高效传达,又能有效地屏蔽掉许多来自栾佩璋等人的干扰,成为林昊宇在政府办公厅内最敏锐的“眼睛”和“耳朵”。
文斌的到任,让林昊宇在处理日常政务时,终于有了得力的臂助,不再事事需要亲自与栾佩璋周旋。
然而,面对海天市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和可能存在的系统性腐败,仅有一个秘书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纪委这条关键战线上,现有的纪委书记陶建明态度暧昧,难以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