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547章 江河中游治理,二十日破局护枢纽(第一阶段?中?2)

第547章 江河中游治理,二十日破局护枢纽(第一阶段?中?2)(1 / 2)

长江中游的灵韵汇合点,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江面上,泛着粼粼金光。

叶尘面前的十个巨大投影显示,十支队伍的学员们已整理好行囊,昨夜短暂的休整让疲惫稍减,但眼中的坚定更甚 ——

源头攻坚只是开始,中游作为江河灵脉的 “枢纽”,连接着源头与下游,承载着更多百姓的生计,治理难度远超源头。

叶尘立于江岸边,金色仙元在空中展开中游流域全景图,图中用红色标注出各江河中游的重点问题区域:

“长江中游的‘灵韵漩涡’、黄河中游的‘泥沙灵韵化’、珠江中游的‘支流灵韵失衡’……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灵脉流通,更直接威胁中游百姓的灌溉、航运与生活。

为期 20 日,各队需针对核心问题制定‘一河一策’,既要解决当下危机,更要建立中游灵脉的长效循环机制。”

苏瑶上前一步,紫色仙元点亮黄河中游区域: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大,部分泥沙已与灵韵结合形成‘灵韵泥沙’,沉积在河床底部,堵塞灵脉通道。

此次治理需同步解决‘清淤’与‘灵韵回收’,避免灵韵浪费。”

柳若璃也补充道,绿色仙元覆盖珠江中游:

“珠江中游支流众多,部分支流灵韵过度汇聚,部分则极度稀薄,导致‘灵韵失衡’,需通过阵法重新分配灵韵,确保各支流灵韵均匀。”

叶尘见各队已明确方向,高声道:“出发!20 日后,我们在黄河中游汇合,汇总治理成果。记住,中游是百姓生计的‘生命线’,每一步都要兼顾灵脉修复与民生保障!” 随着十道流光向不同方向散去,华夏江河中游二十日治理试炼,正式拉开序幕。

叶尘?长江队:破解中游 “灵韵漩涡”,守护航运与灌溉

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以 “九曲回肠” 闻名,也是此次长江队的核心治理区域。

传送阵落地时,叶尘便感受到空气中的灵韵异常 —— 江面上空的灵韵呈旋转状流动,隐隐形成一股拉扯力,连学员们的护体灵韵都在微微晃动。

“所有人释放神念,探查灵韵流动轨迹!” 叶尘的金色仙元扩散,覆盖方圆 15 公里江面,“荆江河段河道弯曲,灵韵易在此汇聚形成‘灵韵漩涡’,若不及时破解,不仅会影响航运,还会导致两岸灵脉供血不足,农田灌溉受影响。”

三天的全面探查后,长江队摸清了问题的严重性:

荆江河段共发现 4 处大型灵韵漩涡,最大的一处直径达 500 米,漩涡中心的灵韵浓度高达 120%,而周边区域却仅为 60%,形成极端的 “灵韵贫富差”;

更严重的是,漩涡产生的拉扯力已导致 3 艘凡界运输船偏离航线,险些触礁,沿岸 5 个村落的灌溉渠道因灵韵不足,水稻长势明显迟缓。

“第 4-10 天破解灵韵漩涡,第 11-17 天布设灵韵均衡阵,第 18-20 天监测效果与民生回访。”

叶尘在临时营地制定详细计划,“破解漩涡不能硬来,需用‘导流分流法’——

先在漩涡周边布设导流阵,引导部分灵韵向外扩散,再用‘漩涡拆解阵’逐步削弱漩涡旋转力,最后用‘灵韵均分阵’将多余灵韵输送至周边区域。”

破解工作从第四天清晨开始。

学员们在最大的漩涡周边布设 36 座导流阵,金色阵纹亮起,如一道道无形的管道,将漩涡中的灵韵缓慢向外引导。

可刚启动阵法,意外就发生了 —— 漩涡的拉扯力突然增强,导流阵的灵韵管道险些被撕裂,两名操作阵盘的学员被灵韵反噬,嘴角渗出鲜血。

“立刻降低导流强度!” 叶尘迅速调整方案,“在导流阵与漩涡之间增设缓冲阵,像弹簧一样吸收漩涡的冲击力,再逐步提升导流效率。”

学员们按此方法调整,缓冲阵的淡蓝色光纹与导流阵的金色光纹交织,形成一道稳固的 “灵韵缓冲带”。

七天后,4 处大型灵韵漩涡全部被破解,荆江河段的灵韵浓度趋于均衡,达到 90% 的正常水平。

接下来的七天,长江队开始布设灵韵均衡阵。

叶尘根据荆江河段的河道走向,设计出 “蛇形均衡阵”—— 沿河道布设 88 座阵盘,通过阵法将江中的灵韵均匀分配至两岸的灵脉与灌溉渠道。

布设过程中,学员们需乘船在江面上作业,时常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阵盘多次被风浪打翻,只能重新布设。

叶尘始终坚守在最危险的河段,金色仙元一次次稳定阵盘,确保阵法布设精准无误。

第十七天,灵韵均衡阵全部激活。

江中的灵韵如被无形的手引导,均匀地流向两岸,灌溉渠道中的灵韵浓度从 60% 提升至 90%,水稻开始重新焕发生机。

最后三天的监测与回访中,长江队看到了显着的民生变化:

凡界运输船恢复正常航线,船长们特意来到营地感谢:

“以前总担心被漩涡影响,现在江面平静多了,运输效率都提高了!”

沿岸村落的老农们也喜笑颜开,拉着学员们查看稻田:“这几天水稻长得飞快,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第二十日傍晚,长江队整理物资准备前往黄河中游汇合。

临走前,沿岸百姓们自发来到江边送行,手里拿着自家种的水果与手工制品,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感谢。

叶尘收下礼物,承诺会定期派学员回访,确保荆江河段的灵脉长期稳定。

苏瑶?黄河队:治理 “泥沙灵韵化”,重现黄河清如许

黄河中游的三门峡河段,是黄河队的核心治理区域。

传送阵落地时,苏瑶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 —— 浑浊的黄河水中,泛着点点金色的灵韵光芒,河床底部堆积着厚厚的泥沙,部分泥沙已凝结成块,散发着淡淡的灵韵波动。

“这是‘泥沙灵韵化’—— 黄河中游的泥沙与灵韵长期混合,形成了既无法被水流冲走,又无法被灵脉吸收的‘灵韵泥沙’。”

苏瑶的紫色仙元沉入水中,“这些泥沙不仅堵塞河床,导致河道变浅,还浪费了大量灵韵,沿岸的灵脉与农田因得不到足够灵韵滋养,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三天的探查后,黄河队掌握了详细数据:

三门峡河段的灵韵泥沙堆积厚度达 3 米,覆盖面积超 10 平方公里;

河道变浅导致大型船只无法通行,影响凡界航运;

沿岸的灵脉因灵韵被泥沙吸附,活性仅为正常水平的 50%,小麦、玉米等作物减产严重,部分村落甚至出现 “灵韵匮乏症”,百姓们精神萎靡,易疲劳。

“第 4-12 天清理灵韵泥沙并回收灵韵,第 13-18 天布设防泥沙淤积阵,第 19-20 天监测与民生回访。”

苏瑶制定治理方案,“清理泥沙不能用普通的清淤方法,需用‘灵韵分离术’——

先将灵韵泥沙吸入特制的‘灵韵分离罐’,分离出其中的灵韵,再将普通泥沙运走;

分离出的灵韵则通过‘灵韵输送管’注入沿岸灵脉与农田。”

清理工作从第四天开始。学员们分成两组,一组乘坐灵韵船在河面作业,用仙元将灵韵泥沙吸入分离罐;

另一组在岸边设置灵韵输送站,将分离出的灵韵通过管道输送至周边区域。

可刚工作两天,就遇到了难题 —— 部分灵韵泥沙已在河床底部凝结成坚硬的 “灵韵泥块”,普通仙元无法将其吸入分离罐。

“用‘灵韵软化术’!” 苏瑶亲自示范,紫色仙元如细雨般洒在灵韵泥块上,“先将仙元渗入泥块内部,软化其结构,再用分离罐吸入。”

学员们按此方法操作,效率虽比预期慢了 20%,但能彻底清理坚硬的泥块。

九天后,三门峡河段的灵韵泥沙全部清理完毕,共回收灵韵 1200 立方米,相当于 10 座中型灵脉矿的储量。

接下来的六天,黄河队开始布设防泥沙淤积阵。

苏瑶根据黄河中游的水流速度与泥沙含量,设计出 “多层过滤阵”——

在河道中布设 55 座过滤阵盘,阵盘上的灵韵滤网能阻挡泥沙与灵韵结合,同时允许普通泥沙随水流冲走;

在河岸周边布设 33 座灵韵吸附阵,将水中游离的灵韵快速吸附,避免其与泥沙接触。

第十八天,所有阵法全部激活。

黄河水中的灵韵不再与泥沙结合,河道逐渐恢复深度,大型船只重新通航;

沿岸灵脉的活性提升至 95%,作物长势喜人,百姓们的 “灵韵匮乏症” 也彻底消失,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最后两天的回访中,三门峡市的市长特意来到营地,向苏瑶与学员们赠送锦旗:

“以前总说‘黄河清,天下平’,现在不仅黄河水变清了,百姓的生活也变好了,谢谢你们!”

第二十日傍晚,黄河队向汇合点出发。

沿岸百姓们站在河堤上,挥舞着彩旗送行,口中喊着 “谢谢修仙者”,声音在黄河上空久久回荡。

其他八队:中游治理各显神通,灵韵惠及千万民生

在长江队、黄河队攻坚的同时,其他八支队伍也在各自负责的江河中游,展开了针对性的治理工作,用二十日时间解决了一个个棘手的问题,让中游百姓切实感受到了灵韵之益。

柳若璃带领的珠江队,针对中游 “支流灵韵失衡” 问题,创新设计出 “灵韵调配网络”——

在 23 条支流布设 120 座调配阵,通过阵法将灵韵过剩支流的灵韵,输送至灵韵匮乏的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