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546章 江河试炼,二十日生死攻坚护源头(第一阶段?中?1)

第546章 江河试炼,二十日生死攻坚护源头(第一阶段?中?1)(2 / 2)

“所有人分成 5 组,沿洮河、黑河等主要支流探查,重点检测灵脉分布与水质,每 3 小时汇总一次数据!”

苏瑶的紫色仙元缓缓扩散,仔细感受着空气中的灵韵,

“这里的灵韵不仅稀薄,还带着一股刺鼻的异味,可能存在工业污染与灵脉损伤双重问题。”

探查的结果印证了苏瑶的猜测。

第二天,学员们在洮河下游发现了一处 “灵脉钙化带”——

长达 10 公里的地下灵脉,被一层厚厚的黑色钙化壳包裹,灵韵根本无法流通;

更严重的是,在玛曲草原最大的村落尼玛村附近,学员们发现了一处废弃的凡界化工厂遗址,

工厂地下的废水管道早已破裂,含有大量重金属的废水渗入地下,污染了整个草原的地下水脉,导致牧草与牛羊中毒。

“必须先解决废水污染,再修复灵脉!” 第三天,苏瑶制定详细计划,

“接下来 5 天,清理化工厂废水与污染土壤;

再用 8 天修复灵脉钙化带;

最后 7 天布设防护与民生保障,20 日必须完成任务!”

清理废水的工作远比想象中危险。

第四天,学员们尝试用 “灵韵净化术” 处理污染土壤,可刚一接触,

土壤中便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两名学员吸入后当场晕倒,脸色发黑,道基受到严重侵蚀。

“停止净化!” 苏瑶立刻用紫色仙元护住受伤学员,快速逼出他们体内的毒素,

“这些污染物已与土壤深度融合,普通净化术无法清除,改用‘灵韵隔离法’,先将污染区域隔离,再用特制的‘吸附灵韵土’吸收毒素!”

学员们按新方案操作,用仙元在污染区域周围形成一道厚厚的隔离屏障,再将吸附灵韵土铺满污染土壤。

这种灵韵土能快速吸收重金属与毒素,可每吸收一次便会失效,需要频繁更换。

为了加快进度,苏瑶带领学员们轮流作业,24 小时不间断清理,每个人的手上都磨出了血泡,仙元消耗更是不计其数。

第七天,污染终于得到控制,可新的危机又出现了 ——

尼玛村的村民们突然爆发 “灵韵中毒” 症状,浑身无力、呼吸困难,连村里的老支书都卧床不起。苏瑶立刻赶往尼玛村,发现村民们饮用的井水已被严重污染,含有大量毒素与衰变粒子。

“所有人立刻行动,为村民们逼出体内毒素,同时寻找新的水源!”

学员们分成两组,一组为村民们逼毒治疗,一组沿黄河寻找干净水源。

苏瑶则亲自为老支书治疗,紫色仙元缓缓渗入老支书体内,一点点清除毒素。

当老支书终于能坐起来时,他紧紧抓住苏瑶的手:

“姑娘,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我们全村人都活不成了!”

第九天,新的水源找到,污染区域也全部隔离,苏瑶立刻带领学员们转入灵脉修复。

洮河下游的灵脉钙化带厚度达 50 厘米,普通破障阵根本无法穿透。苏瑶反复试验,终于研究出 “分层破障法”:先在钙化带表面开凿导流孔,注入 “软化灵韵液”;

再用 “灵韵钻” 逐层破除钙化壳;最后用 “灵脉修复液” 修复受损灵脉。

修复工作持续了整整 8 天。

学员们每天都要在地下作业数小时,潮湿的环境与钙化壳的粉尘让不少人患上了风寒,可没有一个人退缩。

苏瑶更是亲自坐镇最危险的钙化带中心区域,紫色仙元一次次耗尽,又一次次强行运转,道基都出现了轻微不稳。

第十七天,灵脉钙化带终于全部修复,黄河支流的河水逐渐变得清澈,草原上的牧草也开始泛出绿色。

接下来的 3 天,苏瑶带领学员们布设防护阵法:

在化工厂遗址周边布设 “永久隔离阵”,防止污染再次扩散;

在灵脉沿线布设 “稳固阵”,保障灵韵流通;在村落与农田周边布设 “滋养阵”,促进牧草与庄稼生长。

第二十日清晨,玛曲草原迎来了久违的生机。

牧草翠绿茂盛,黄河水清澈见底,村民们在农田里忙碌着,脸上满是笑容。

老支书带着村民们来到黄河队的营地,送上一面用青稞编织的锦旗,上面绣着 “灵韵守护者,百姓救命人” 十个字。“姑娘们,谢谢你们这 20 天的守护,我们玛曲草原又活过来了!”

苏瑶接过锦旗,心中满是欣慰。

她带领黄河队整理物资,准备前往中游与其他队伍汇合。

临行前,老支书带领村民们唱起了草原的赞歌,歌声在玛曲草原上回荡,诉说着对修仙者的感激,也诉说着对未来的希望。

其他八队:同期二十日攻坚,灵韵遍洒十条江河

在长江队、黄河队展开生死攻坚的同时,其他八支队伍也在各自负责的江河源头,经历着同样艰难却意义非凡的二十日。

柳若璃带领的珠江队,在西江源头遭遇 “灵韵稀释危机”——

灵韵随水流过快扩散,导致周边茶园与农田灵韵不足。

柳若璃创新设计出 “多层聚流阵”,用 20 天布设 50 座阵法,将灵韵留存率从 25% 提升至 90%,茶农们采摘的新茶香气浓郁,品质较往年提升 30%,收购价翻倍,不少茶农都计划扩大种植规模。

叶婉清带领的黑龙江队,在冻土区遭遇 “灵脉冻结” 难题 ——

低温导致地下灵脉彻底冻结,下游渔民无法捕鱼,百姓饮水困难。

叶婉清研发出 “防冻灵韵液”,注入灵脉节点后,再布设 30 座保温阵,彻底解决冻结问题。

二十日后,黑龙江源头灵韵畅通,渔民捕鱼量比往年翻了三倍,鲜鱼在集市上供不应求,百姓们再也不用为饮水发愁。

沈清薇带领的松花江队,在支流遭遇 “工业淤泥堵塞”——

大量含重金属的淤泥堵塞河道,导致灵韵紊乱,周边村落的井水无法饮用。

沈清薇带领学员们用 “灵韵清淤诀” 清理淤泥 15 公里,同时布设 25 座 “灵韵过滤阵”,将河道水质恢复至最优状态。

周边村落的百姓们终于能喝上干净的江水,村里的老人们特意带着自家孩子,到营地向沈清薇等人道谢,孩子们手中还捧着用彩纸折的小船,上面写着 “谢谢灵韵哥哥姐姐”。

苏晴带领的淮河队,在中游源头遭遇 “灵脉淤塞” 问题 —— 大量泥沙与灵韵杂质混合,堵塞了灵脉通道,导致下游农田灌溉不足。

苏晴带领学员们用 “灵韵冲淤法”,配合淮河水流,将淤塞物逐层冲散,再用 “灵韵导流阵” 引导至指定区域清理。

二十日后,灵脉畅通,农田得到充足灌溉,老农们看着地里绿油油的麦苗,笑得合不拢嘴,还特意邀请苏晴等人参加即将到来的 “开镰宴”。

柳若雪带领的海河队,在河口源头遭遇 “灵韵倒灌” 危机 ——

海水灵韵随潮汐倒灌,污染了淡水水脉,导致周边百姓无法饮用,农田也因盐碱化而减产。柳若雪设计出 “双向防护阵”,既能阻挡海水灵韵倒灌,又能保障淡水灵韵流通。

二十日后,海河水脉恢复纯净,百姓们重新用上干净的淡水,盐碱化的农田也在 “灵韵改良阵” 的作用下,逐渐恢复种植能力,村里的种植户们开始筹备新一季的播种。

郑蓉带领的辽河队,在上游源头发现 “灵脉断裂” 问题 —— 因地震导致地下灵脉断裂,灵韵无法向下游输送,下游湿地生态濒临崩溃。

郑蓉带领学员们用 “灵脉嫁接法”,将断裂的灵脉重新连接,再用 “灵韵滋养液” 促进愈合。

二十日后,灵脉恢复流通,湿地生态逐渐恢复,原本迁徙的鸟类重新回归,周边的观鸟爱好者们也纷纷赶来,记录下这一生态复苏的美好景象。

吴莲带领的钱塘江队,在源头遭遇 “潮汐灵韵波动” 问题 ——

潮汐导致灵韵忽强忽弱,影响了周边渔民的捕鱼作业与农田种植。

吴莲布设 “潮汐稳韵阵”,稳定灵韵波动,同时教会渔民根据灵韵变化判断鱼群位置。

二十日后,钱塘江源头灵韵稳定,渔民捕鱼量提升 40%,农田也因灵韵稳定而长势喜人,渔民们特意将捕到的最大的鱼送给吴莲,表达感激之情。

姜小雨带领的澜沧江队,在跨境源头遭遇 “灵韵紊乱” 问题 ——

因跨境工业活动,导致灵韵出现异常波动,不仅影响国内百姓生活,还可能波及周边国家。

姜小雨与周边国家的灵韵监测站联动,共同制定 “跨境灵韵防护方案”,布设 20 座 “跨境监测阵” 与 15 座 “灵韵净化阵”。

二十日后,澜沧江源头灵韵恢复稳定,跨境灵韵协作机制也初步建立,周边国家的灵韵监测人员还特意送来当地的特色礼物,表达对华夏修仙者的感谢。

收尾:二十日攻坚落幕,灵韵遍洒民生安康

第二十日傍晚,

叶尘召集十位核心人物与各队临时队长,召开阶段性总结会议,空中投影出十队的试炼成果:

长江队:清理灵韵吸附絮 6 处,修复灵脉空洞 1 处,布设防护阵 45 座,灵韵浓度稳定在 92%,牧民草场增收 30%,牛羊存活率提升至 98%;

黄河队:清理工业污染土壤 10 平方公里,修复灵脉钙化带 10 公里,布设防护阵 38 座,灵韵浓度稳定在 90%,农田预估丰收 25%,村民饮水达标率 100%;

珠江队、黑龙江队、松花江队等其他八队:共清理各类灵脉问题 42 处,布设防护阵 320 座,灵韵浓度均稳定在 88% 以上,直接受益百姓超 50 万人,间接影响人口超 200 万。

叶尘看着这些数据,金色仙元带着欣慰:“二十日攻坚,我们不仅修复了十条江河的源头水脉,更守护了数千万百姓的生计。从通天河的牧民到玛曲草原的村民,从珠江边的茶农到黑龙江畔的渔民,他们的笑脸,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苏瑶补充道:“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试炼中建立了‘修仙者 + 百姓’的联动机制,不少百姓都学会了简单的灵韵监测与阵法维护技巧,这为后续水脉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

同时,澜沧江队还建立了跨境灵韵协作机制,为后续跨境水脉守护提供了经验。”

柳若璃看着投影中百姓们的笑脸,绿色仙元带着感慨:

“这些江河不仅是华夏的血脉,更是百姓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必须用心守护。”

此时,周边的百姓们自发赶来送行。他们手中拿着自家种的水果、自家做的食物,还有孩子们画的感谢画,围在队伍周边,脸上满是感激。

“谢谢你们修复水源,让我们的日子又有了盼头!”“希望你们能常来,看看我们的家乡变得多好!”

叶尘代表十队向百姓们道谢,郑重承诺:

“我们会继续守护江河,不仅要修复源头,还要治理中游、守护入海口,让华夏的每一条江河都清澈见底,让每一位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