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严指着其中一栏数据,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还有这‘动态库存管理’,使各地仓廪存粮始终维持在一个既能保障供给又不至过多积压的平衡点……”
“贾兰,此策若非深谙筹算、洞悉实务,绝难写出!你且说说,这‘风险量化’之思,从何而来?”
贾兰再次躬身,语气平和却清晰:“回大人,学生在家学中,曾随环叔学过一些市井调查与风险评断之法。”
“环叔常言,事之成败,不仅看明面得失,更需洞察潜在之危与人心之变。学生便想,既人心、忠诚可评等级,那路途之险、损耗之虞,或亦可尝试量化,融入算学推演。”
“至于实务,多赖琏……多赖家中长辈昔日经营,以及薛家姨母商路见闻提供数据参详。”
他言语谦逊,将功劳分予贾环、薛宝钗乃至已“逝”的贾琏,更令沈严暗自点头。
此子不仅有惊世之才,更难得心性沉稳,不矜不伐。
“好!好一个‘风险量化’!存周兄有孙如此,贾门之幸,亦是国家之幸!”沈严抚掌赞叹,脸上多日阴霾一扫而空。
贾政忙谦道:“大人过誉了,小子辈信口雌黄,当不得真。”
“当得!万分当得!”沈严斩钉截铁。
“此策若能推行,于我户部调度,如得一明灯指引,至少可省三成无谓耗损,提速两成以上!”
他回到案前,拿起那份让他头疼的物资调配方案,又对比了一下贾兰书稿中的模型,心中立刻有了决断。
他看向贾兰,目光热切:“兰哥儿,你可愿暂留户部?老夫需要你协助,将你这书稿中的筹划,应用于眼下实际的军饷调拨核算中。此事关系重大,非精通此算学模型者不能为。”
贾兰心中一震,抬头看向祖父。
贾政亦是愕然,没想到沈严如此雷厉风行,直接就要用人。
他沉吟片刻,看向孙子:“兰儿,沈大人信重,乃是为国效力之事,你……可能胜任?”
贾兰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再次躬身,声音清晰而坚定:“孙儿必当竭尽全力,不负沈大人信重,不负祖父教导。”
“好!好!”沈严大喜,当即吩咐手下给贾兰安排座位、准备相关卷宗账册。
他又对贾政道:“存周兄放心,兰哥儿在此,老夫定会照拂。此事若成,老夫必当如实奏明陛下!”
贾政见孙子如此争气,心中慰藉万分,又嘱咐了贾兰几句“谨慎勤勉”的话,方才告辞离去。
贾兰坐在户部堂内分配给他的小案前,周围是忙碌的官员和堆积的文书账册。
他并未怯场,很快便沉浸于繁杂的数据之中,手指熟练地拨动着算盘,偶尔提笔在纸上写下几行关键的演算结果。
他那专注而沉静的身影,在这满是成年官吏的堂内,竟显得格外和谐,仿佛他本就属于这里。
沈严看着眼前少年那专注而睿智的眼神,心中已定:必要将此子才学,尽用于国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