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雏凤(1 / 2)

腊月京城,银装素裹,户部衙署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炭盆烧得旺,算盘珠子的噼啪声密集如雨,间或夹杂着书吏们压低嗓音的交谈与核算。

东南战事吃紧,军饷、粮草、器械的调拨核算,压得整个户部几乎喘不过气来。

值房一角,户部尚书沈严正对着一叠厚厚的钱粮册子凝眉,须发皆白的脸上满是倦色与凝重。

战事耗费巨大,国库虽因前番勋贵还银充盈一时,但如何将这钱粮以最快速度、最低损耗运抵前线,并支撑长期作战,却是一道极其复杂的难题。

路径选择、民夫调度、沿途损耗、地方接应……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

“唉,纵有金山银山,若调度无方,亦是枉然。”

沈严揉了揉眉心,低声喟叹。

就在这时,忽听堂外有小吏通传:“大人,贾府政老爷递了名帖,携其孙兰哥儿在外求见,说是有关于财用筹划的拙见欲呈献大人。”

“贾存周?”沈严微讶,贾政如今辞官在家专心家学,他是知道的。

“请他们进来。”他心下有些好奇,贾政于经济实务上并非所长,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只见贾政领着贾兰步入堂内。

贾兰身着素净儒衫,身形虽仍显单薄,但目光沉静,举止从容,并无寻常少年踏入这等机要之地的怯懦。

他手中捧着一卷书稿,恭敬地向沈严行礼。

“存周兄,许久不见,今日怎有暇到我这户部来了?”沈严起身相迎。

贾政拱手道:“沈大人,冒昧打扰。实是小儿贾兰,近日于家学中胡乱涂鸦,写了些关于战时财用筹划的浅见。”

“老夫观之,虽不免稚嫩,然或有一二可取之处,想起大人正为东南军饷事操劳,故厚颜带来,请大人闲暇时斧正,或可博大人一案之哂。”说着,示意贾兰呈上书稿。

那书稿封面并无花哨,只端正写着《平倭战时财用筹划略论》一行字。

沈严对这个年纪轻轻的贾府子弟印象深刻,此前那番薯推广的预测模型已显其算学天赋与远见,此刻见他又拿出新东西,不由生出几分期待。

册子展开,沈严初时只是随意浏览,但越看,神色越是专注,到后来,竟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手指微微颤抖地划过纸面上的图表与数字。

这并非简单的账目罗列,而是以算学模型为核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战时物资调配与成本控制体系。

册中清晰地比较了数条补给路线的优劣,不仅计算了里程,更将河道水文、陆路承重、民夫用工、沿途关卡、潜在风险(如漕帮关系、匪患区域)等因素全部量化,融入模型,得出了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最佳路径组合。

甚至对粮食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损耗率、运输途中可能的霉变损失,都做了精细的概率推演,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与补偿措施。

“这……这路径优化模型,竟将无形之‘风险’亦化为可计算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