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蓉如今依旧是一身利落的短打装扮,袖口甚至还能看到磨损的痕迹。
他指着那几件犁具,语气沉稳地介绍道:“雷大人,此乃下官与庄上老农,根据去岁耕作番薯田的经验,反复试验改良的几种犁具。尤其是这一件,”
他拿起其中一件曲辕犁的改进型号,“我们将辕部略微弯曲,调整了犁铲的角度和深度,经过去岁秋耕与今春试用的对比,证实比旧式犁具省力近三成,且翻土更深,碎土更细,尤其利于番薯这类根茎作物的生长。”
雷郎中闻言,神色顿时严肃起来。
他亲自上前,仔细摩挲检查那改良犁具的每一个部件,询问具体的改动原理和实测数据。
贾蓉一一作答,言辞朴实,数据确凿,甚至还带来了庄上几位参与试验的老农作为人证。
“果真能省力三成?”
雷郎中眼中精光闪烁,他是懂行的,深知这对于需要大量人力畜力的农耕意味着什么!
“若果真如此,实乃农事一大幸事!贾将军,可否容下官将此犁具带回工部,召集匠作详细勘验、仿制试用?”
“正该如此。”
贾蓉拱手道:“下官今日前来,正是欲将此改良之法献于工部。若能惠及更多农人,下官与庄户们数月辛苦,便不算白费。”
雷郎中不敢怠慢,立刻将这几件改良犁具带入工部衙署,召集了最好的工匠进行拆解、测量、仿制,并在工部所属的试验田中进行对比耕作。
结果令人振奋!
贾蓉所言非虚,这改良后的犁具确实在省力和耕作效果上显著优于旧式犁具!
消息很快报到了工部尚书那里,工部尚书又立刻入宫禀报皇帝。
“皇上,宁国府贾蓉献上改良犁具数种,经臣工部详细勘验、反复试用,证实其确比旧式犁具省力近三成,翻土效果更佳,尤其利于深耕!”
工部尚书声音中带着难掩的兴奋,“此物若能量产推广,于国于民,皆是大功一件!”
皇帝刚刚为番薯推广之事欣喜,又闻此等利好消息,更是心花怒放!
他刚刚决定推广高产番薯,这改良农具便紧随而至,简直是天遂人愿!
他仿佛已经看到,随着这番薯和新犁具的普及,大周朝的田野间,将是怎样一派欣欣向荣、仓廪充实的景象!
“好!贾蓉此子,颇有其祖遗风,务实肯干,不错!”
“工部听旨,即刻依此改良图样,加紧制造新式犁具,优先配发给推广番薯种植的各州县使用!务求使新种、新器,相辅相成,尽快发挥其利民之效!”
“臣,遵旨!”
一道道旨意从皇宫发出,带着番薯种块、图文并茂的种植手册、预测模型、新奇食单,以及改良犁具的图样,如同春风化雨,迅速流向大周朝的广袤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