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小人作祟(2 / 2)

刘师傅快步离开。周围看热闹的匠工们也渐渐散去,各自忙活。

林长生将调好的泥仔细地涂抹在炉膛内壁,确保没有一丝缝隙。

约莫一炷香后,刘师傅回来了,脸色似乎有些不太自然,但很快掩饰过去。

他走到工位旁,看了一眼那块放在特制石台上的寒铁。

又扫了一眼还在忙碌的林长生,开口道:“炉子弄得怎么样了?得快些升火预热,这寒铁得慢慢煨热,急不得。”

“快了,再等泥干透些。”林长生回道,他正好需要去取一些特制的木炭过来。

趁着林长生转身去角落取炭的功夫,刘师傅眼中厉色一闪,左右飞快瞟了一眼,见无人注意,他以极其娴熟快速的手法。

用早就藏在袖子里的一块厚布垫着手,猛地将那块沉重的寒铁掀起一角。

闪电般地从下方抽走了一块早就悄悄锯下、巴掌大小、形状不规则的寒铁碎块。

迅速塞入自己腰间皮裙内侧一个隐秘的口袋里!整个动作快如闪电,无声无息!

然后他立刻假装俯身,仔细检查石台和炉灶的连接处,仿佛一直在认真工作。

林长生抱着一筐木炭回来,开始往炉膛里添加。

刘师傅也直起身,帮忙整理着工具,语气如常地说道:“这寒铁锻打不易,火候是关键,待会儿我帮你一起控火。”

“谢刘师傅。”林长生点点头,并未察觉异常。

他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如何完美锻打这块材料上。

准备工作持续了近一个时辰。

期间周匠师过来看了一眼,吩咐他们今日先预热材料,明日再正式开锻。

炉火升起,幽蓝色的寒铁被缓缓送入炉中,接受着低温的慢慢炙烤。

林长生和刘师傅轮流守着火,记录着温度变化。

直到下工的梆子声响起,寒铁才刚好达到初步预热的状态,通体变得暗红,却依旧散发着丝丝寒气。

“好了,今日就到这吧。”

刘师傅拍了拍手,“封好炉火,明日一早再来。这料子金贵,夜里得有人轮流守着火,我跟周匠师说了,上半夜我来。”

“好。”

林长生没有异议,仔细地将炉火封好,确保温度能维持一夜缓慢下降。

两人各自收拾工具,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刘师傅忽然“咦”了一声,眉头紧皱地围着那石台和炉子转了两圈,又俯身仔细看了看,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不对啊……”

他喃喃自语,声音不大,却刚好能让附近几个还没走的匠工听到。

“怎么了,刘师傅?”

一个匠工好奇地问。

刘师傅直起身,脸上带着困惑和一丝“担忧”。

目光扫过林长生和周围的几人:“这寒铁……分量好像有点不对啊?

我记得刚抬来时,幽蓝寒光十足,现在这预热后的色泽和体积……感觉似乎……轻了那么一点点?”

他这话一出,几个匠工都围了过来。

“不能吧?刘师傅你是不是记错了?”

“是啊,这寒铁一直放在这儿,谁还能动不成?”

“会不会是预热后体积有些微变化,感觉错了?”

刘师傅摇摇头,语气“肯定”地说:“我打铁二十年,经手的好料不少,这手感错不了!

刚抬来时那份沉手冰冷的劲儿,现在确实弱了一丝。”

他说着,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瞥向正在低头收拾工具的林长生。

语气带着几分“迟疑”和“暗示”:“陈铁,你一直在这忙活,中间……没碰过这料子吧?或者,有没有看到什么生人靠近?”

林长生收拾工具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头,脸上露出适当的“诧异”:“没有啊,刘师傅。

我一直在忙炉灶和备炭,除了您和周匠师,没人碰过这料子。您是不是多心了?”

刘师傅叹了口气,摆摆手:“但愿是我多心了吧。可能真是预热后的错觉。

罢了罢了,明日等周匠师来了再说吧。都散了吧,下工了。”

他嘴上这么说,但那怀疑的眼神和意有所指的话语,却像种子一样撒在了周围几个匠工心里。

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交换间,多了几分猜疑和打量,目光在林长生身上扫来扫去。

精工坊里,丢料,尤其是丢这种贵重材料,可是天大的事情!

若真是丢了,而当时只有新来的陈铁和离开过一阵的刘师傅在场……那嫌疑最大的,会是谁?

林长生看着刘师傅那副故作担忧实则眼底藏着一丝得意的模样,又感受着周围那些变得微妙的目光,心中瞬间明镜似的。

跳梁小丑。

本想安稳度日,奈何总有人自寻死路。

他脸上依旧是一副老实巴交、略带困惑的表情,仿佛完全没听懂刘师傅的暗示。

只是默默地将最后一件工具放入工具箱,扣好搭扣。

“刘师傅多虑了,这么好的材料,谁敢动啊。”一个匠工干笑两声,打破了有些僵硬的气氛。

“是啊是啊,肯定是感觉错了。走了走了,下工了。”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着,但离开时,还是忍不住多看了林长生两眼。

刘师傅见状,也不再说什么,只是意味深长地又看了林长生一眼,背着手,率先走出了工坊。

下工的梆子声敲响,精工坊内的喧嚣渐渐平息。

匠工们收拾好工具,三三两两地离去。

关于寒铁分量“可能不对”的流言,如同水面的涟漪,在低声交谈和隐晦的眼神中悄然扩散。

林长生(陈铁)面色如常,默默地清理着自己的工位,封好炉火,将工具摆放整齐。

他能感受到那些若有若无扫过他的目光,带着探究、怀疑,甚至一丝幸灾乐祸。

刘师傅则在一旁和几个相熟的匠工高声谈笑,言语间偶尔提及“监守自盗”、“新人手脚”等字眼。

眼神却时不时瞟向林长生,带着毫不掩饰的挑衅和得意。

林长生只当未见,收拾停当后,便随着人流低头离开了工坊。

背影在夕阳下拉得老长,显得格外“沉闷”和“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