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小人作祟(1 / 2)

小院寂静,远处传来的市井喧闹更衬得此间宁静。

他不再多想,将青纹铁废料小心收好——这玩意硬度极高,或许日后另有用处。

随后简单洗漱,便吹熄油灯,躺在了炕上。

五品中期修为带来的不仅是力量的提升,更是对自身精气神更精准的掌控。

他并未立刻入睡,而是依照《九转锻元功》的法门,缓缓运转内力,引导其在经脉中循环往复。

温养白日因高强度锻打而略有疲惫的筋骨,同时巩固着刚刚突破的境界。

体内那汞浆般凝练厚重的内力奔流不息,带来充沛的活力和强大的自信。

精工坊,果然是我的福地。

他心中默念。

接触更高级的材料,承担更重的锻打任务,《百炼锻体诀》的修炼效率远超从前。

照这个速度下去,五品中期境界很快就能彻底稳固,甚至向着更高层次迈进也并非遥不可及。

思绪渐渐沉淀,呼吸变得绵长。

就在他即将沉入梦乡之际,墙角的小铁箱内,那股温润的莹白光泽极其轻微地波动了一下。

仿佛感应到主人修炼时散发的平和气息。

箱内的卡卡西无意识地传递出一丝极其细微的、带着依赖和安宁的意念波动,如同熟睡中的婴孩咂了咂嘴。

林长生嘴角无意识地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心神彻底放松,沉沉睡去。

翌日清晨,天光微熹。

林长生准时醒来,精神饱满。

简单洗漱,生火熬粥,一切如常。

他换上身浆洗得发白的工服,对着模糊的铜镜,手指在面部几处穴位轻轻按压,调整肌肉走向。

片刻后,镜中那张属于“陈铁”的、二十五六岁、略带风霜和沉稳的脸庞便清晰呈现。

他走到墙角,轻轻打开小铁箱。

卡卡西依旧蜷缩着,龟壳上的莹白光泽温润如玉,深邃的纹路仿佛蕴含着某种奥秘。

它的气息比昨夜更加悠长平稳,那股内敛的生机如同蛰伏的火山,在平静的外表下积蓄着力量。

蜕变已近尾声,苏醒或许就在这几日。

林长生轻轻抚了抚那温润的龟壳,传递过去一丝安抚的意念,这才合上箱盖,锁好院门,融入清晨赶往工坊的人流。

精工坊内,炉火早已燃起,鼓风机发出低沉的嗡鸣。

匠工们各司其职,叮当的锻打声和金属摩擦声交织成独特的乐章。空气中弥漫着炽热金属、高级油脂和特种矿粉混合的气息。

林长生走到自己的工位,李师傅已经在了,正低头检查着几块预热好的“黑水钢”坯料。

“来了?”李师傅头也没抬,用下巴指了指炉灶。

“今天先把这几块‘黑水钢’打成备用弩机的撞针,要求硬度高,韧性足,不能有丝毫裂纹。火候老规矩,我先给你走一遍。”

“是,李师傅。”林长生应道,熟练地拿起特制的大锤,清理炉膛,添加木炭。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林长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锻打中。

五品中期的修为让他对力量的掌控更加精妙,落锤愈发精准,对火候的感知也更加敏锐。

《百炼锻体诀》悄然运转,引导着“黑水钢”传来的反震之力和炉火高温,持续锤炼着己身,巩固着境界。

他高效而沉默地完成着任务,成型的撞针质量极高,引得李师傅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然而,这份平静很快被打破。

晌午过后,周匠师面色严肃地来到工坊,召集了几位骨干匠师。

“刚接到上面的指令,”周匠师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北镇抚司一位指挥使大人的佩刀在追剿凶犯时损了刃口,点名要我们精工坊赶工重锻刀身。这是急件,也是重件!”

他目光扫过众人。

最后落在林长生和闻声凑过来的刘师傅身上:“陈铁,你最近锻打百炼钢的手艺扎实,力道掌控得好,这新刀身的锻打胚体,由你主锤。

刘师傅,你经验老道,负责后续的淬火和精细开刃。

用料是库房里新到的那块‘北海寒铁’,王监丞特意批下来的,极其珍贵,不容有失!

你们两个,跟我去库房领料。”

林长生心中一动,北镇抚司指挥使的佩刀?

这可不是寻常任务。他沉声应道:“是,周匠师。”

刘师傅也连忙应声,但眼角余光瞥向林长生时,却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阴霾。

这等露脸的好差事,主锤的活竟然落到了一个新人手里!

三人来到库房,管事核验过手令,小心翼翼地从特制的寒玉箱中取出一块长约两尺、宽约半尺、厚约寸许的金属锭。

此物通体呈现一种深沉的幽蓝色,表面仿佛凝结着永不消散的寒霜,刚一取出。

周围的温度便骤然下降了几分,一股冰冷的锐气扑面而来。

“这就是北海寒铁,”周匠师神色凝重,“性极寒,质极坚,韧而不脆,是锻造宝刃的极品材料。

但也极难锻打,火候要求苛刻,过热则脆,过冷则裂。

陈铁,锻打时务必全神贯注,感受其温度变化。

刘师傅,淬火时的油温和手法也至关重要。明白吗?”

“明白!”林长生和刘师傅齐声应道。

林长生伸出手,轻轻触摸了一下寒铁表面,一股刺骨的寒意顺指尖蔓延,同时又能感受到其内部蕴含的惊人韧性。

是好材料!

他心中暗赞,若是用《百炼锻体诀》全力锻打此物,产生的反震之力和寒铁金气,定然能让修为再进一步!

刘师傅也上前摸了摸,眼中闪过一抹贪婪和嫉妒。

将寒铁抬回工位,周匠师又叮嘱了几句,便去忙其他事务。

锻打前的准备工作还需一些时间,主要是将专用的炉灶清理出来,调整好火力。

林长生去取特制的耐火泥修补炉膛内壁,刘师傅则在一旁清点配套的工具。

工坊里其他匠工也好奇地围过来观看这块罕见的寒铁,啧啧称奇。

就在这时,工坊门口有人高声喊刘师傅,说是他家里托人捎来了急信。

刘师傅愣了一下,嘀咕了一句“真是时候”,便对林长生道:“陈铁,你看一下,我去去就回。”

林长生正专注于调配耐火泥,头也没抬地应了一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