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与过去和解(1 / 2)

一周的假期,并未让泰山队的训练基地彻底沉寂。

央视体育频道的采访团队,如约而至。

带队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名叫李承泽。

他穿着一身熨烫妥帖的深色休闲装,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眼神温和却藏着锋芒。

在国内体育传媒圈,李承泽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深度和分量。

他经手过的稿件,要么一针见血,要么温润人心,从不流于表面。

双方在俱乐部的会客室落座,简单的寒暄过后,摄像机亮起了红灯。

“林指导,首先还是要恭喜您,带领泰山队拿到了这个含金量十足的联赛冠军。”李承泽的声音很沉稳,带着一种让人放松的磁性。

“我想替所有球迷问一个问题,赛季初的时候,球队前七轮只拿到七分,当时外界的批评和质疑声铺天盖地。您当时接手球队的时候,压力大吗?”

“压力?”林昊调整了一下坐姿,身体微微前倾,“我的工作不是感受压力,是解决问题。当你在思考怎么赢下场比赛时,就没时间去想别的事情了。”

李承泽笑了笑,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您解决问题的方式确实很特别。我们复盘了整个赛季,发现泰山队最大的变化,是从一支依赖球星个人能力的球队,变成了一支战术纪律严明、每个人都像齿轮一样运转的整体。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思路吗?”

这是个很专业的问题。

林昊的话也多了起来,他谈到了现代足球对中场控制权的要求,谈到了费莱尼出色的球商和身体对抗能力,谈到了如何通过整体的移动来为核心球员创造空间。

他讲得深入浅出,没有半句空话套话,就像在给自己的队员复盘比赛。

李承泽安静地听着,时不时地点头,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迅速记录着。

他没有打断,给了林昊最充分的讲述空间。

半个小时过去,关于技战术的探讨告一段落。

李承泽合上了笔记本,身体向后靠在沙发上,换上了一种更像是聊天的语气。

“林指导,我们聊聊您个人吧。”

来了。

林昊放在膝盖上的手,指节不自觉地收了一下。

“您也是从泰山青训走出来的,年少成名,转会豪门,拿下亚冠,入选国家队,成为队长……您的球员生涯,前半段几乎是所有中国球员的梦想。”

李承泽的目光,透过镜片,平静地注视着林昊,“但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重大的伤病,还有那场……所有人都无法忘记的比赛。”

会客室里的空气仿佛凝滞了。

连摄像师的呼吸都放轻了。

“从国足英雄,到被千夫所指,再到黯然退役。那段时间,您是怎么度过的?”

林昊没有立刻回答。

他抬眼,目光越过李承泽的肩膀,望向墙上挂着的一幅照片。

那是泰山队第一次夺得双冠王时的球队合照,照片已经有些泛黄,但上面每个人的笑容都灿烂得晃眼。

以一己之力改变足协规则的门将萨沙、山东足球的代表人物宿茂臻,以及那位传奇主教练桑特拉奇......

“我把自己关在家里,拉上窗帘,不见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