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渭州(1 / 2)

泾原军的队伍在黄土道上蜿蜒前行,像一条黑龙穿梭在陕地的沟壑间。时已深秋,枯木遍野,士兵们大多疲倦不堪,刘锜勒着马缰走在队伍最前,马蹄踏过干涸的河床,他不时抬头望向远方的天际,可路却遥遥望不到尽头。

“韩大哥,你看那是什么?” 小手从辎重车旁跑过来,指着远处的狼烟,眼里满是疑惑。他这段时日跟着韩靖,脸上的稚气淡了些,甲胄穿在身上虽显宽大,却也有了几分军人的模样。

韩靖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眉头微微蹙起,狼烟的位置,约莫是东方,似乎不是德顺军的去向。他刚要开口,就见前方有个斥候骑着快马奔来,马鬃上沾着汗沫,身后撩起一柱尘烟,显然是急着赶路。

那斥候冲到刘锜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急道:“大帅!泾州…… 泾州告急!娄室率领金兵主力,正猛攻泾州城,如今恐怕已经沦陷,守将派人突围求救,属下赶了近两天的路,正要往秦州去,万没想到,恰好在此遇到了泾原军!”

“什么?” 刘锜猛地攥紧马鞭,“娄室不是该在京兆府休整吗?怎么突然攻泾州?” 他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路边的土坡上,登高望去,泾州方向的烽火台,果然有几处狼烟越来越浓。

“大帅,若泾州丢了,金兵就可以从渭州继续西进了,那么秦州定会陷入危机!” 身旁的副将李彦琪凑上前,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渭州城防老旧,粮草也缺,要是没援军,怕是撑不住娄室的铁骑!”

刘锜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身后的泾原军,骑兵虽只剩五千,却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步兵虽疲惫,但也有万余;只是神臂弓队借给了吴玠。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众将道:“传令下去,原地扎营!“然后命令手下拿出纸笔,跟斥候说道:“我书信一封,向张大帅通报,我军转向入驻渭州,先搭建渭州防线。”

“也好,救援泾州已经不切实际了,当下只能先守住渭州,若渭州丢了,陕地的防线就彻底被打断!”斥候应道。

因为大军刚离开秦州不久,但是天色已晚,于是大军原地休息,也顺便等待张浚的命令。

翌日,辰时都已经过了,刘锜命令将士们重新列队,队伍刚拐向渭州方向,身后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个身着青色官袍的传令官,骑着匹白马,从秦州方向奔来,手里举着张浚的军令,老远就喊道:“刘将军!张大人有令,命你即刻率部前往德顺军,不得擅自入驻渭州!”

刘锜的脚步顿住,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快步走到传令官面前,接过军令,展开一看,纸上 “速往德顺军,勿援渭州” ,旁边朱印鲜红。

“渭州危急,娄室铁定攻破了泾州,若不驻渭州,陕地防线必破!” 刘锜将军令攥在手里,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你回去告诉张大人,我泾原军愿守渭州,为陕地挡住金贼!”

“刘将军,” 传令官翻身下马,脸上带着几分不悦,“张大人说了,德顺军才是重中之重,渭州自有守将处置,轮不到您操心!您若抗命,便是与曲端同罪!”

“你说什么?” 刘锜猛地攥紧拳头,只听 “咔咔” 地响,“曲端是被诬陷的!张大人不分青红皂白,还要拿他的罪名压我?”

传令官却不再多言,只把军令往刘锜手里一塞:“大人的话,下官已带到,刘将军好自为之。” 说罢翻身上马,扬长而去,白马的蹄声在黄土道上渐渐远去,留下刘锜和众将站在原地,脸色凝重。

“大帅,不能去德顺军啊!” 老兵拄着长枪,上前一步,声音里满是焦急,“渭州一丢,金兵就能长驱直入,到时候德顺军是旷野,更守不住!”

刘锜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里已满是无奈。他知道士兵们说得对,可张浚的军令如山,而且自己与曲端的关系来了,他若抗命,不仅自己会被治罪,泾原军的建制也可能被撤销,他和大哥半辈子保下来的家底,很可能就这么没了。

“传令下去,” 刘锜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继续前往德顺军,”然后小声对身旁的骑兵统领李彦琪说道:“你率领一千轻骑,驰援渭州,协助守将加固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