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再逃(1 / 2)

扬州行宫的暖阁里,地龙烧得正旺,偏安一隅的赵构正与满室的宫女寻欢作乐。案上的战报堆得像座小山,河北路、京东路乃至淮北,都在告急,战报一层接一层的罗列在案上,可赵构似乎都没瞅过一眼,左搂右抱地和宫女们嬉戏。

“陛下!” 康履凑上前,小心翼翼地接过参汤,声音尖细得像根绷紧的弦,“前线战报又送来了一打,您空了看些吧。”

“急什么,河北十七万义军,不是已经在大名府到济州府沿线布防了吗?区区一个完颜宗弼,不过是拿个了沧州而已,他们过不了黄河的!

正说着,汪伯彦和黄潜善匆匆闯进行宫,两人都没穿朝服,袍角沾着泥水,显然是从城外赶来。“大胆!”又不是朝奏,你二人擅闯行宫!”康履怒道

“陛下!” 汪伯彦 “噗通” 跪地,声音发颤,“恕臣鲁莽,前线急报,金贼先破徐州又破宿州,如今离扬州只剩五十里了!军情危急,实在难以等门下通报!”

“你说什么?” 赵构猛地起身,眼神里满是慌乱,怀里抱着的宫女一不小心跌倒在地,赵构往前拿起战报自己翻阅起来,“完颜宗翰提兵十万再度南下”“兀术破徐州,直扑扬州” 的字样,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眼睛发疼。

“金贼铁骑一日能行百里,京东东路全破了,他们是打通了道,专门来抓朕的!”赵构目光呆滞地说道。

黄潜善见状膝行一步,连忙磕头说道:“陛下,张俊、韩世忠、刘光世三位大帅还在镇江一带,一时调不过来!扬州城防薄弱,根本守不住,不如暂避锋芒,往南撤吧!”

赵构的脸瞬间没了血色,他踉跄着走到窗边,望着扬州城外的炊烟,突然想起李纲 —— 若是李纲还在相位,定会劝他死守,可如今,李纲早已因 “刚愎自用” 被罢,贬去了潭州,朝堂上只剩这群只会劝他逃跑的人。“撤…… 往哪撤?金人马上就到了!” 他声音发哑,像只泄了气的皮球,紧张的神情在脸上呼呼直跳。

“往杭州!去钱塘江!” 王渊不知何时走了进来,一身戎装,却没带兵器,反而身后跟着几个枢密院的禁军,“陛下,钱塘江西水路平缓行进快,东侧江水汹涌浪潮大,又临近大海!金人不善水,钱塘江便成了天险,定能躲过追击!”

赵构刚享受了几日快活,虽然不愿离开温柔乡,但是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并不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试上一试:“好!就去钱塘江!王渊,你即刻安排,让御营司护驾,越快越好!”

“臣遵旨!” 王渊躬身应道,转身去往御营司调兵。

扬州城外的官道上,已然乱成了一锅粥。此刻赵构早已出城,官府的衙役拿着告示宣读,百姓们扶老携幼,背着包袱往南逃,哭喊声、车马声混在一起,堵得水泄不通,皇上走得匆忙,未下诏通知官员,没来得及跟赵构出逃的百官门,鞭挞着百姓,逼他们让出道路。

然而跟着赵构的一行人也好不到哪去,扬子渡口外,御营司的士兵们本该护驾,却被王渊派去搬运他的私财 —— 十几辆马车装满了箱子,士兵们累得满头大汗,有的甚至累倒在路边,却还被王渊的亲卫呵斥:“快点!耽误了陛下的行程,砍了你们的脑袋!”

“将军,金贼快到了!咱们先护陛下走,这些箱子……” 一个士兵喘着粗气,试图劝说王渊的亲卫。

“少废话!” 亲卫一脚踹在他胸口,“这些都是陛下赏赐的,比你们的命都重要!”

苗傅和刘正彦站在路边,看着这一幕,气得浑身发抖。苗傅攥着刀柄,声音里满是怒火:“这王渊!国难当头,不想着护驾,倒先顾着自己的金银!咱们兄弟们在前线拼命,他倒好,在后面敛财!”

刘正彦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无奈:“何止是他?康履那太监也不是东西,刚还让人把文官的行李先装上马车,咱们将士的粮草都扔在后面!逃都逃得这么窝囊!”

扬子镇的渡口,雾气弥漫,十几艘楼船泊在岸边。赵构站在码头上,脸色惨白,望着远处的火光,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上船,快点离开这。

“陛下,快上船!金贼快到了!” 康履扶着赵构,催促道,同时朝身后的几个文官们挥手,“各位大人,快!先随陛下上船,行李稍后再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