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晏风风火火地离开尚书台,径直回到了已初步挂牌、位于丞相府不远处的“都督府”。此处原是某位获罪大臣的宅邸,被曹操直接划拨,稍加改造便投入使用。
贾诩正在属于他的那间值房内,伏案整理着厚厚一叠帛书和竹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由“蜂房”传递上来的各方人员名单、情报摘要以及各地动向。听到熟悉的、略显急促的脚步声,贾诩抬起头,看到周晏进来,便放下手中的东西,站起身平静相迎。
“都督。”
“文和,早啊!”周晏随意地打了个招呼,目光扫过贾诩案头那堆积如山的名单,“怎么样?我这都督府的架子,还有人员的初步筛选,有眉目了?”
贾诩点点头,拿起一份整理好的名录递过去:“都督,这里有一些初步拟定的文职属官名单,皆是考察其能力、背景后,认为可堪一用者,请您过目定夺……”
周晏接都没接,只是瞟了一眼那厚厚的名单,就连忙摆手,脸上露出嫌弃的表情:“哎哎哎,别!文和,我日理万机,哪有空管这些小事儿?你看着办就好了嘛!记住我的要求核心——要能干实事的,夸夸其谈、只想钻营的一概不要!其他的,你全权负责,我相信你的眼光!”
贾诩对周晏这番“甩手掌柜”的做派似乎早已习惯,并无意外,只是平静地颔首:“诩明白。必依都督要求遴选。”
“对了文和,”周晏话锋一转,神色稍正,“你立刻去安排,把蜂房在许都及周边的主要骨干人员,能叫上的都叫上,到都督府的密室集合。我在那里等你们。”他转头又对如同门神般站在门口的典韦吩咐:“老典,你去帮我找个大点的木板,再准备些炭笔,一并送到密室去。”
“高顺,你随我先去密室。”
命令下达,众人立刻行动。
贾诩的效率极高,不过半个时辰,都督府那间隐秘、隔音且守卫森严的密室内,便陆陆续续来了二十余人。这些人打扮各异,有商贾模样,有文士打扮,有寻常农户穿着,甚至还有两个作游侠儿装扮的,年龄也参差不齐。他们都是“蜂房”系统内,负责不同区域、不同线路的核心骨干,但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只存在于传说和指令最上端的、年轻的都督。
此刻,见到周晏本人如此年轻,气质看似慵懒随和,却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居于上位的从容,这些平日里潜藏于阴影之中的精英们,眼中都难掩兴奋与好奇之色。在贾诩的示意下,众人齐齐躬身,压低声音却难掩激动地道:
“拜见都督!”
周晏摆摆手,脸上笑呵呵的,目光扫过这些奇装异服、却各有精干之色的下属,语气轻松:“都来了?随便找地方坐,地方窄,委屈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