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深,许都城外的屯田区一片繁忙景象。周晏决定带曹昂去实地考察新改进的耧车使用情况,并查看几条新修水渠的灌溉效果。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发前,周晏对曹昂如是说。
曹昂兴奋不已,他早已向往能跟随老师深入田间地头,亲眼看看那些在沙盘和图纸上讨论的东西,是如何在现实中运作的。
一行人轻车简从,除了周晏、曹昂和必不可少的典韦,郭嘉也闲来无事,跟着一同前往,美其名曰“踏青”。夏侯惇得知消息,特意派了一小队精锐骑兵在后方策应,以防不测。
马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前行。周晏依旧在车内对着一些图纸写写画画,曹昂则好奇地撩开车帘,观察着外面的景象。只见阡陌纵横,绿意盎然,许多农夫正忙着春耕。有些田里使用的,正是周晏改进后的耧车,由牛牵引,一次能完成开沟、播种、覆土多项工作,效率明显高于旁边那些使用旧式农具的田地。
“老师,那就是新耧车吗?”曹昂指着窗外问道。
周晏抬头看了一眼,点点头:“嗯,看样子效果不错。等下我们下去仔细看看。”
到了预定的考察地点,周晏率先跳下马车,也顾不上官袍下摆是否会沾上泥土,径直走向正在使用新耧车的农夫。曹昂连忙跟上,典韦则沉默地紧随其后,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郭嘉摇着扇子,慢悠悠地跟在最后,饶有兴致地看着。
那农夫见来了几位气度不凡的官人,有些紧张,尤其是看到典韦那凶神恶煞的模样(实则典韦只是面容粗犷),更是手足无措。
周晏却露出和煦的笑容,用当地土话温和地询问道:“老丈,这新家伙什,用着可还顺手?比旧的如何?”
见周晏态度亲切,言语随和,老农放松了些,操着浓重的口音回答:“回官人话,好使!太好使了!这新楼车,省力,播得又快又匀实!比俺们以前那个老家伙,一天能多播好几亩地哩!”他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听说这是许都城里那位周祭酒弄出来的?真是活菩萨啊!”
曹昂在一旁听着,与有荣焉,看向周晏的目光充满了崇拜。
周晏却只是笑了笑,仔细检查着耧车的各个部件,询问老农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比如哪里容易损坏,哪里操作起来还不方便。他甚至挽起袖子,亲自上手操作了几下,调整了一下耧锑的入土角度,一边操作一边对曹昂解释原理和调整的目的。
曹昂认真地听着,看着老师那专注而熟练的动作,完全不像一个高高在上的官员,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或工匠。他心中触动,也学着老师的样子,不顾身份,上前帮忙扶住耧车,感受着那木柄的触感和牛拉动时的力道。
“感觉如何?”周晏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