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进也开口道:\"袁本初势大,又为盟主,不如暂且依附于他,借其势以图发展?\"
程昱立刻冷哼:\"袁本初外宽内忌,好谋无断,非明主也!依附于他,犹如寄人篱下,恐受其制!\"
荀彧始终沉默着,直到众人争论稍歇,才缓缓开口:\"董卓西迁,中原空虚。兖州地处天下之中,若能以此为基,西迎天子,东抚青徐,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下。曹操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终投向了那个一直安静坐在角落的身影。
\"子宁,\"曹操点名,声音带着期待,\"众人皆已发言,唯你沉默。莫非眼前这纷乱局势,在你眼中已是洞若观火?\"
周晏缓缓抬眼,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从容起身。他走到悬挂的地图前,手指轻点陈留的位置:\"将军,诸公所言皆有道理。然眼下之势,犹如弈棋,不在于一子之得失,而在于全盘之布局。\"
他的目光扫过帐内每一位谋士将领,最后定格在曹操脸上:\"我军根基在陈留,此乃根本。如今联军既散,正是我们摆脱束缚,专心经营根基之时。\"
\"如何经营?\"曹操追问。
周晏转身,面对众人,缓缓吐出九个字: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帐内一时寂静,所有人都被这九个字所蕴含的战略远见所震撼。烛火在每个人眼中跳动,映照出各自不同的思绪。
\"高筑墙,乃巩固根本,加强防御;广积粮,乃发展农桑,积蓄实力;缓称王...\"周晏微微一顿,\"乃韬光养晦,以待天时。\"
荀彧眼中精光一闪,率先击节赞叹:\"妙哉!子宁此九字,可谓道尽当下之要务!\"
程昱也难得地露出赞同之色:\"不务虚名而处实祸,此真智者之言!\"
夏侯惇挠了挠头,虽然不完全明白其中深意,但见荀彧、程昱都如此推崇,也重重拍案:\"好!既然先生们都这么说,那就这么办!\"
曹操豁然起身,连日来的迷茫和压抑一扫而空:\"善!大善!便依子宁之策!明日我们便启程回师陈留!\"
待众人散去,周晏最后一个走出大帐。夜空中的星辰格外明亮,他望着西方洛阳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乱世才刚刚开始,而他们选择的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
这时,荀彧从身后走来,与他并肩而立:\"子宁方才那九字真言,恐怕不只是应对当下之策吧?\"
周晏微微一笑,没有回答。夜风吹动他的衣袂,在这个决定天下走向的夜晚,有些话不必说尽,有些谋略需要时间来验证。
而在不远处的营帐旁,蔡琰静静地望着这边,手中的七弦琴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个看似随性的年轻人身上,似乎藏着这个乱世最难得的清醒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