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香江枭雄:从武行替身到世界首富 > 第145章 蔡司探秘 技术赋能研发忙

第145章 蔡司探秘 技术赋能研发忙(1 / 2)

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后,林英并没有立刻返回香港,而是按照协议约定,前往蔡司位于耶拿的总部,参加股东会议并履行股东职责。耶拿是德国光学工业的摇篮,蔡司的总部就坐落在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里,园区内绿树成荫,古老的红砖建筑与现代化的研发中心交相辉映,透着严谨而厚重的科技气息。

股东会议在总部的会议大厅举行,蔡司的管理层、核心股东和研发负责人悉数到场。当林英走进大厅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这位来自香港的年轻股东,以溢价35%的价格拿下了23%的股份,早已成为蔡司内部热议的话题。

会议开始,蔡司cEo首先介绍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规划。林英认真地听着,时不时提出一些关于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的问题,他的提问专业而精准,让在场的管理层和股东们刮目相看。

轮到林英发言时,他站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各位,首先感谢大家的信任。我之所以投资蔡司,是因为我非常认可蔡司的技术和品牌。未来,我不会干预公司的日常运营,也不会改变现有的研发团队和运营模式,我只会在三个方面提供支持:第一,加大研发投入,确保蔡司在光学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第二,帮助蔡司拓展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那里有巨大的潜力;第三,推动蔡司与我旗下的电子、家电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林英的发言简洁而有力,打消了众人的顾虑。原本担心他会“水土不服”或“急功近利”的股东和管理层,纷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蔡司cEo站起身,向林英伸出手:“林先生,感谢你的支持和理解,我们相信,有了你的加入,蔡司会发展得更好。”

会议结束后,在cEo的陪同下,林英参观了蔡司的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研发中心里,科研人员正在专注地调试各种光学仪器,精密的镜头组件在显微镜下泛着冷冽的光泽;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从镜片打磨到镜头组装,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尽显德国制造的严谨。

“林先生,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小型化高分辨率镜头,分辨率达到了500万像素,体积只有指甲盖大小,原本是为专业相机设计的,”cEo指着一台测试仪器上的镜头介绍道,“还有这款医用内窥镜镜头,精度达到了微米级,广泛应用于微创手术。”

林英心中一动,500万像素的小型化镜头,正是他的音乐手机所需要的!他拿起镜头,仔细观察着:“这款镜头能适配手机吗?比如,能不能降低功耗,适配我们的手机主板?”

“完全可以,”cEo点点头,“只要进行一些适应性调整,就能应用于手机。而且,我们的镜头在抗眩光、对焦速度等方面都有优势,能大幅提升手机的拍照效果。”

参观继续进行,当走到另一个生产车间时,林英再次被眼前的景象震撼——这里竟然在生产半导体材料!“cEo先生,蔡司还生产半导体材料?”林英惊讶地问。

“是的,”cEo笑着解释,“光学技术和半导体技术是相通的,我们的半导体材料主要用于高端芯片的制造,尤其是光刻胶和光学掩膜版,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排名前三。另外,我们还生产医疗影像设备,比如ct机、核磁共振仪的核心光学组件,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

林英心中狂喜,他原本只是想收购蔡司的镜头技术,没想到还意外收获了半导体材料和医疗器械的核心技术!这简直是“买一送二”,赚大了!“太好了,”林英抑制不住兴奋,“这些技术都非常有价值,未来我们可以在半导体、医疗器械等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cEo点点头:“我们也很期待与林先生的合作,你的旗下企业覆盖了电子、家电、地产等多个领域,能为蔡司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参观结束后,林英立刻召集张教授和家电研究所的负责人,通过视频会议分享了蔡司的技术成果。“张教授,蔡司的500万像素小型化镜头完全能用于我们的音乐手机,我已经和cEo谈好了,安排两名核心研发人员去蔡司培训,学习镜头的适配和优化技术,”林英说,“另外,蔡司的半导体材料技术也很顶尖,我们可以引进他们的光刻胶,提升我们芯片的性能。”

“太好了,林生!”张教授兴奋地说,“有了蔡司的镜头技术,我们的音乐手机就能实现拍照功能,竞争力会大大提升。我这就挑选两名最优秀的人员,准备去德国培训。”

“好,”林英点点头,“另外,要和蔡司签署严格的保密协议和技术授权协议,明确授权费用和使用范围,避免后续出现知识产权纠纷。同时,让去培训的人员也签署保密协议和竞业协议,确保核心技术不会外泄。”

“明白,我会处理好的,”张教授答道。

接下来的几天,林英在耶拿处理完相关协议的签署,便启程返回香港。回到家时,庭院里的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叽叽喳喳地喊着“爸爸”,林青霞、蓝杰英等人也早已在门口等候,脸上满是思念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