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艇缓缓驶出港口,海风拂过,带着咸湿的气息。钟楚红靠在栏杆上,看着远处的高楼大厦,轻声说:“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亚视的庆功宴上,你说要把我打造成影后,现在我真的拿到金像奖了,谢谢你。”
林英走到她身边,看着她眼底的光芒:“是你自己有天赋,我只是给了你机会。”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游艇停在海中央,厨师端上新鲜的海鲜——帝王蟹、龙虾、生蚝,都是刚从渔船上买来的。钟楚红吃得很开心,脸颊泛起红晕,眼神也变得柔和。
“林英,”她放下刀叉,看着林英,“我知道你身边有很多人,但我……我还是喜欢你。”
林英心里一震,看着她真诚的眼睛,想起第一次见她时的惊艳,想起她在《纵横四海》里的灵动,心里的防线渐渐松动。他知道自己不该再动心,却控制不住——钟楚红的热情像火焰,让他无法拒绝。
“红姑,我……”林英刚开口,钟楚红就凑过来,吻上了他的唇。海风卷起她的长发,夕阳的光芒落在两人身上,一切都变得自然而然。
那个晚上,游艇在海面上轻轻摇晃,船舱里满是温情。林英抱着钟楚红,心里满是复杂——他不想伤害任何人,却总是情不自禁。钟楚红靠在他怀里,轻声说:“我不要名分,也不要你对我负责,只要能偶尔陪在你身边,我就满足了。”
林英紧紧抱住她,心里满是愧疚:“我会对你好的,不会让你受委屈。”
第二天一早,游艇驶回港口,钟楚红先下了船,临走前给了林英一个吻:“忙你的电器厂吧,我会支持你的,有空记得找我。”
林英看着她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转身驱车去了电器研发中心。山本、佐藤、李建国已经到了,正在实验室里研究微波炉的样品。“林先生,我们改进了磁控管的散热设计,功率更稳定,加热速度快了2分钟。”山本递过测试报告,眼里满是兴奋。
李建国拿着显像管的图纸:“林先生,14寸黑白显像管的设计图我画好了,只要零部件到位,下个月就能做出样品。”
林英接过图纸,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心里的愧疚渐渐被成就感取代——他的电器帝国,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很好。”林英点头,“山本,你负责微波炉的量产调试;佐藤,你研究空调的压缩机,先从组装开始,反向研发;李工,显像管的样品要尽快做出来,电视生产线就等你的样品了。”
三人齐声应下,实验室里立刻忙碌起来,焊接声、调试声、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机。
傍晚,林英回到浅水湾别墅。客厅里,林青霞抱着天佑,关之琳在逗天心玩,邱淑贞靠在沙发上,看着漫威的漫画,朱玲在厨房帮忙做饭,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
“回来了?”林青霞看到他,笑着说,“今天去哪了?电话都没接。”
“去研发中心了,微波炉的样品做出来了,下个月就能量产。”林英走过去,抱起天心,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又摸了摸天佑的小手,“天佑今天乖不乖?”
“乖得很,就是早上哭了一会儿,喂了奶就好了。”邱淑贞笑着说,“朱玲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快洗手吃饭。”
饭桌上,林英给大家讲电器研发的进展:“下个月微波炉就能上市,不用火,加热饭菜很快,以后你们热牛奶、热菜,再也不用等煤气了。”
关之琳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冬天热菜凉得快,有微波炉就方便多了。”
朱玲笑着说:“等电视做出来,我们就能看更大的屏幕了,亚视的节目肯定更清楚。”
林英点点头,看着身边的家人,心里满是温暖。他知道,自己的生活很复杂,感情上有太多牵绊,但他会用尽全力,守护好这个家,也守护好自己的电器梦想——他要让香江的家电,走进千家万户,让华人的品牌,在全球家电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夜里,林英坐在书房里,看着桌上的微波炉设计图,又看了看钟楚红发来的短信:“别太累,注意身体。”他拿起笔,在设计图上写下:“1985年1月,微波炉量产;2月,榨汁机、豆浆机上市;3月,黑白电视样品测试……”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纸上,照亮了那些充满希望的字迹。林英知道,未来的路会很忙,会有很多挑战,但他有信心——有家人的支持,有团队的努力,有那些优秀的工程师,他的电器帝国,一定会在香港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