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新生与序章(2 / 2)

“是啊,想在宁波建个港口,为家乡做点贡献。”包玉刚感慨道。

座谈会开始后,各省市的领导依次介绍了当地的投资环境和重点项目。深圳的负责人介绍完后,特意看向林英:“林先生,我们深圳蛇口的工业园区,非常适合建设工厂,政策优惠,交通便利,希望您能考虑。”

林英举手发言:“我已经和贵市对接过,计划投资5000万港元建两座工厂,明天就去深圳实地考察,争取尽快签合同。”

他的话引来一片掌声,其他企业家也纷纷表示要去深圳考察。

下午,林英在王特派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北京的几个重点项目——首钢的钢铁厂、北京的电视机厂,还有正在建设的二环路。看着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干劲,林英心里感慨万千:内地的发展潜力,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12月7日,林英和霍建宁飞往深圳。飞机降落在深圳机场,眼前的景象和北京截然不同——到处都是建筑工地,塔吊林立,卡车穿梭,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的气息,却充满了生机。

深圳的官员早已在机场等候,直接把他们带到蛇口工业园区。“林先生,您看这块地,面积有2万平方米,靠近深圳湾港口,货物出海很方便。”官员指着一片空旷的土地,“周边已经有几家外资工厂,配套设施正在完善。”

林英蹲下身,抓了一把土,质地松软,适合建厂。“很好,就这里了。”他转头对霍建宁说,“把合同拿出来,今天就签。”

霍建宁立刻从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合同,林英和深圳的官员在合同上签了字。“林先生,您真是爽快!”官员握着他的手,“我们保证,一周内办好所有手续,下个月就能开工建设。”

离开深圳,林英又去了广州。他参观了广州的燃气公司,老旧的燃气管网正在改造,工人们正在埋新的管道。“林先生,我们的燃气管网太旧了,供气不稳定,居民意见很大。”燃气公司的负责人无奈地说,“要是中华煤气能来投资,就太好了。”

“我们可以合作。”林英说,“中华煤气出资金和技术,更新燃气管网,负责运营,利润按五五分成,怎么样?”

负责人大喜过望:“太好了!我们明天就签合作协议!”

12月10日,林英一行人回到香港。刚下飞机,就接到了周凯旋的电话:“林先生,置地董事会上,我们提出的资产梳理方案通过了!怡合和其他股东都同意剥离伦敦的亏损项目,聚焦香港的核心物业。”

“好!”林英心里一喜,“接下来,你牵头成立资产梳理小组,尽快完成伦敦项目的剥离,同时盘点置地在香港的物业,制定运营计划,提高租金收益。”

回到浅水湾别墅,林青霞正抱着天心在客厅里等他。天心看到林英,眼睛立刻亮了,伸出小手要他抱。林英接过女儿,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小家伙咯咯地笑了起来。

“回来了?这次去内地顺利吗?”林青霞问。

“很顺利,深圳的工厂合同签了,广州的燃气合作也定了。”林英笑着说,“以后我们的事业,要在内地大展拳脚了。”

林青霞靠在他身边,看着怀里的天心,轻声说:“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只是以后出差,要多回来看看我们。”

“放心,我会的。”林英握住她的手,心里满是温暖。

夜里,林英坐在书房里,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香港、北京、深圳、广州的位置都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标注着“威尔时工厂”“中华煤气合作”“置地资产梳理”。他拿起笔,在深圳工厂的位置写了“1982年3月开工”,在广州燃气项目的位置写了“1982年1月启动”。

曹仁超的电话突然响起:“林生,油价涨到65美元\/桶了!我们要不要平仓50%?”

“平仓!”林英语气坚定,“把50%的仓位平掉,回笼资金,一部分用于深圳工厂的建设,一部分投入置地的物业运营。”

挂了电话,林英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月光。女儿的降生,内地市场的开拓,置地的资产梳理,石油期货的盈利——这一年,他收获满满。而新的一年,将是更加忙碌,也更加充满希望的一年。

他知道,他的商业帝国,正在从香港走向内地,从亚洲走向世界。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本章完,约6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