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麟儿降生 内地布局(2 / 2)

座谈会结束后,林英在王特派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北京的几个重点项目。看着内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林英心里更加坚定了投资内地的决心。

12月10日,林英一行人来到深圳。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才两年,到处都是建筑工地,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深圳官员的陪同下,林英考察了几个工业园区。“林先生,这个工业园区位于深圳蛇口,靠近港口,交通便利,很适合建设工厂。”官员指着一片空地说,“要是您愿意在这里建厂,我们可以提供优惠的土地价格,还能帮您办理各种手续。”

林英看着眼前的空地,心里盘算着——这里靠近港口,方便货物出口,劳动力成本也比香港低很多,确实是建设工厂的好地方。“好,我们就选在这里!”他当场拍板,“计划投资5000万港元,建设两座工厂,一座生产拉杆箱和手包,一座生产时装和内衣,预计明年年初开工,年底前投产。”

深圳官员大喜过望:“林先生,太感谢您了!我们一定尽快帮您办理手续,保证工厂顺利开工。”

离开深圳,林英又去了广州。他参观了广州的燃气公司,与负责人洽谈合作:“中华煤气在香港有成熟的运营经验,我们可以投资更新广州的燃气管网,提高供气效率,同时拓展居民用气市场。”

广州的负责人很赞同林英的想法:“我们正需要像中华煤气这样有实力的企业来合作,希望能尽快推进项目。”

最后,林英来到上海。上海的经济基础雄厚,商业氛围浓厚,很适合发展地产项目。周凯旋带着林英考察了几个地块,其中位于外滩附近的一块地引起了林英的注意。“这里地理位置优越,靠近黄浦江,很适合建设高端写字楼和住宅。”周凯旋分析道,“要是能拿下这块地,未来的升值空间很大。”

林英点点头:“先做市场调研,制定详细的开发计划,等时机成熟就拿下这块地。”

12月20日,林英一行人回到香港。刚下飞机,他就接到了曹仁超的电话:“林生,好消息!置地的股价下跌了10%,怡合因为资金链紧张,计划再减持5%的股份,我们可以趁机拿下,成为第一大股东!”

“好!”林英精神一振,“立刻安排资金,以35港元\/股的价格拿下这5%的股份,不要引起市场注意。”

挂了电话,林英对霍建宁说:“深圳工厂的建设就交给你负责,尽快组建团队,制定施工计划;周凯旋,你负责置地的股份收购和上海地块的调研,有什么情况及时汇报。”

“明白!”霍建宁和周凯旋齐声应下。

回到浅水湾别墅,林青霞正抱着天心在花园里晒太阳。看到林英,天心似乎感应到了,小脑袋转了转,眼睛睁了开来,好奇地看着他。

“回来了?”林青霞笑着说,“这次去内地顺利吗?”

“很顺利。”林英走过去,接过天心,在她脸上亲了一口,“深圳的工厂已经定下来了,广州和上海的项目也在推进,以后我们的事业会越来越好。”

林青霞靠在他身边,看着怀里的天心,轻声说:“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好。”

夜里,林英坐在书房里,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香港、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的位置都被红笔圈了出来,威尔时工厂、中华煤气、地产项目的字样旁边,又多了几个新的标记。

他拿起笔,在深圳工厂的位置写了“1982年投产”,在上海地块的位置写了“1983年启动”,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内地市场的开拓,将为香江集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而他的商业帝国,也将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接下来的几天,林英忙着处理集团的各项事务。曹仁超顺利拿下了置地5%的股份,香江集团持有置地25%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霍建宁组建了深圳工厂的建设团队,开始办理各项手续;周凯旋完成了上海地块的调研,制定了详细的开发计划。

1982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林英带着林青霞和天心,在浅水湾别墅举办了一场小型的新年聚会。关之琳、钟楚红、霍建宁、马世民、曹仁超等人都来了,大家围坐在客厅里,聊着天,看着天心,脸上满是笑容。

“新的一年,祝我们的天心健康成长!”林英举起酒杯,笑着说。

“祝香江集团越来越好!”大家齐声附和,酒杯碰撞的声音,在客厅里回荡,也预示着新的一年,将是充满希望和机遇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