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林英把时装设计图递给第一家服装厂厂长李红梅:“李姐,把手里的订单赶完,之后就生产这些款式。我已经让猎头在找设计师,以后主打时尚女装,走中高端路线。”
李红梅接过图纸,看着上面的泡泡袖连衣裙和修身牛仔裤,眼前一亮:“这些款式比我们现在做的好看多了!肯定能卖出去!”
“最后是你,张哥。”林英转向第二家服装厂厂长张卫国,“你那边转型做内衣裤,包括文胸、内裤、家居服,专门赚女人的钱。设计师也在找,你先把工厂整理好,设备该换的换,工人该培训的培训。”
张卫国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林先生英明!女人的钱确实好赚,我们以前做过代工内衣,有经验!”
散会后,王建军拿着设计图,脚步都轻快了不少。他回到塑料厂,立刻召集管理层开会,把转型箱包厂的消息一宣布,原本死气沉沉的会议室瞬间热闹起来。“林先生给的设计图太厉害了!这箱子做出来,肯定能卖爆!”一个老工人激动地说。
李红梅则拿着时装设计图,去车间给工人们看。“以后我们就做这些衣服,料子用好的,做工精细点,再也不用做那些廉价货了!”工人们围过来看图纸,眼里满是期待。
张卫国回到服装厂,直接去了仓库。“把这些滞销的衬衫清掉,腾出地方改生产线!”他对着仓库管理员喊,“再联系设备厂,订一批做内衣的专用机器,越快越好!”
林英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工业区的方向,嘴角扬起一抹笑意。三家濒临破产的老厂,转眼间有了新方向——箱包、时装、内衣,都是高利润的行业,既能盘活厂房,又能丰富集团的实业版图。
下午,法务部传来消息:专利申请已经提交,预计三个月内就能下来。林英点点头,又让霍建宁联系模具厂,优先给塑料厂生产万向轮和拉杆模具。“告诉模具厂,不惜代价,一个月内必须完成!”
傍晚,林英回到家,林青霞正在客厅看电视,播放的是“香江好声音”的重播。黄家驹正在台上唱《海阔天空》,声音充满力量。“今天工厂的事办得怎么样了?”林青霞问。
“都安排好了,三家厂都要转型。”林英坐在她身边,把拉杆箱的设计图递给她,“你看,这个东西叫拉杆箱,以后出行再也不用拎着大包了,肯定能火。”
林青霞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这个轮子能转?拉着走就不费劲了?太聪明了!”
“不止呢,还有时装和内衣。”林英笑着说,“以后你穿的衣服、用的箱包,都能是我们自己工厂生产的。”
林青霞靠在他肩上,眼里满是崇拜:“你怎么什么都能想到?好像没有你做不成的事。”
林英握住她的手,轻声说:“为了你和宝宝,我要把一切都做好。”
夜里,林英又走进书房,在纸上画起了箱包厂的生产线规划图。从原料采购到模具生产,从组装测试到包装运输,每个环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他知道,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第二天一早,王建军就把设备清单报了上来:需要进口注塑机、冲压机、组装流水线,总共需要800万港元。林英二话不说,让霍建宁立刻拨款。“告诉老王,钱不够再要,一定要把生产线建得最好。”
李红梅也传来消息:手里的订单还有一个月就能完成,猎头已经找到了两位设计师,下周就能到岗。张卫国则联系好了设备厂,专用机器半个月内就能送到。
林英坐在办公桌前,看着三家工厂的进度报告,心里充满了期待。旧厂新生,箱包初谋,他的商业帝国,又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而这一切,都只是开始——未来,他要让这些“香江制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