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新职与暗涌(2 / 2)

这项工作繁琐而细致,需要极大的耐心。陈远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猎人,仔细梳理着每一份看似平常的文书,寻找着可能存在的猫腻。

这日傍晚,他正在核对一批箭矢的报损记录,毛骧风尘仆仆地从京师返回了大同。他如今已是指挥同知,地位仅在蒋瓛之下,但面对陈远,依旧保持着足够的敬重。

“伯爷,京师诸事已了,蒋大人命我回来,听候您差遣。”毛骧拱手道,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京中的博弈,显然也耗费了他极大的心力。

陈远放下手中的卷宗,示意他坐下:“辛苦了。京师那边,后续如何?”

毛骧压低声音道:“永嘉侯府抄没的家产,数额巨大,陛下震怒之余,已下令彻查所有与侯府有超过常例银钱往来的官员、将领。风声很紧,不少人都惶惶不可终日。另外……蒋大人让我私下提醒伯爷,虽说永嘉侯已倒,但其旧部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边镇,尤其是边军之中,难免有人心怀怨恨,伯爷身处大同,还需万分小心。”

陈远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早有预料。“树欲静而风不止。我等担行职责,问心无愧即可。”他话锋一转,问道,“你回来得正好。我正欲梳理边镇军需旧账,你可有可靠人手,精于钱粮稽查之事?”

毛骧精神一振:“有!北镇抚司下有几位老账房,是当年胡惟庸案时便跟着的老人,最是精明可靠,对军中那些弯弯绕绕的门道也清楚。”

“好,立刻调他们过来,要绝对保密。”陈远吩咐道,“还有,加强对那几个重点将领的监控,尤其是他们与京中,以及与塞外的联络。”

“明白!”

毛骧领命而去。陈远独自坐在渐渐暗下来的值房中,揉了揉眉心。扳倒一个永嘉侯,只是撕开了一道口子。这宣大边镇乃至整个大明的肌体上,还有更多的沉疴痼疾需要清理。

他拿起一份关于边境几个堡寨年久失修的汇报,又看了看旁边那厚厚一摞军需账目,目光沉静而坚定。

新的职位,意味着新的挑战,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他知道,脚下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他没有退路,也不会退缩。这大明北疆的安宁与繁荣,需要有人去守护,去开创。而他,愿意做那个砥砺前行的人。

窗外,大同城的灯火次第亮起,与天际的星光连成一片。在这片星光灯火之下,是无数人的生活与希望,也是他陈远(田娃)必须坚守的阵地。暗涌依旧,但他心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