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假如这是咱们村子,这是刘德家,这是后山,这是河沟。”他画着简陋的地图,“要是万一……俺是说万一,有什么乱子,咱们得知道哪条路能最快跑到后山,哪片林子能藏人,河沟哪个地方水浅能蹚过去。”
他开始灌输最基本的情报意识和地形利用观念。这在太平年月显得多余甚至晦气,但在人心惶惶的当下,却让朱重八几人感到一种未雨绸缪的踏实。
徐达对地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常蹲在地上,和陈远一起完善那几个简单的符号,补充他知道的细节。汤和虽然觉得麻烦,但也勉强记住了几条“逃跑路线”。朱重八则默不作声地将这一切记在心里,看向陈远的目光越发深邃。
与此同时,陈远与韩家的联系也并未中断。他送去的食物依旧微薄,但频率稳定。作为回报,韩林儿送来的不再是草药,而是一双用旧布精心纳的鞋底,虽然针脚稚嫩,却厚实耐磨。还有一次,是一小罐她自己采摘、晾晒的野菊花,说是可以泡水喝,清热去火。
陈远收下了,什么也没说,只是下次去的时候,多放了一条稍大些的鱼。
一种无声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流转。陈远知道,这个女孩在用她力所能及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回报着他的善意,守护着她那点可怜的自尊。而她那双越来越敢于直视他、带着感激和某种依赖的眼睛,也让陈远在这个冰冷的世界里,感受到一丝特别的暖意。
这天,陈远又从后山回来,带回了一些苦涩但能充饥的野果和几株能止血的草药。他刚走近破庙,就听到里面传来汤和压低的、却难掩兴奋的声音:
“……重八哥,你说那‘明王’真的那么厉害?要是他来了,是不是就不用给刘德交租了?是不是就能吃饱饭了?”
庙内沉默了片刻,响起朱重八低沉而严肃的声音:“外面的事,少想!有没有明王,咱们现在都得靠自己!狗儿说得对,多开一分荒地,多存一口粮食,比啥都强!把力气用在正道上!”
陈远站在庙门外,寒风拂过他消瘦的脸颊,心里却微微一定。
朱重八没有被突如其来的消息冲昏头脑,反而更加专注于眼前切实的生存问题。这份在乱象中保持冷静、抓住根本的特质,或许正是他未来能成大事的关键。
而他陈远,播下的那些关于协作、关于技术、关于未雨绸缪的“星火”,正在这片贫瘠而压抑的土地下,悄然传递,等待着某一天,与那燎原的烽火交汇,燃起照亮一个时代的烈焰。
他抬头看了看阴沉沉的天空,迈步走进了破庙。
“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