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星火暗传
徐达带来的消息,像一块投入心湖的巨石,在几人心中激起了久久不能平息的波澜。尽管朱重八呵斥徐达少打听,但“明王出世”、“红巾裹头”这些字眼,带着某种燎原的炽热和破坏力,已经钻进了每个人的脑子里。
破庙里的气氛悄然发生了变化。以往,少年们的谈话多围绕着食物、寒冷和刘德的刻薄,如今,沉默时常降临,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多了些闪烁不定、难以言说的东西。那是对未知动乱的恐惧,或许,也夹杂着一丝被压抑的、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陈远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知道,历史的洪流无法阻挡,他们这个小团体,迟早要被卷入其中。现在能做的,就是继续夯实基础,增强应对变故的能力。
他加大了“知识转化”的力度。借着“老郎中”的见闻,他开始更系统地讲述一些东西。
“重八哥,你们说,为什么咱们总是吃不饱?”一天晚上,陈远在土炕上开启了话题。
“地少,地瘦,官府税重,刘德心黑呗!”汤和想也没想就回答。
“对,但不全对。”陈远缓缓道,“老郎中说过,种地不能光靠天。比如咱们那点菜地,为啥长得慢?除了地瘦,还因为咱们只是把种子撒下去,没好好伺候。得勤除草,不能让草跟菜抢吃的;得适时浇水,不能旱着也不能涝着;最关键的是肥,咱们现在知道攒牛粪、捞河泥,但这还不够。”
“那还要咋样?”朱重八沉声问,他对任何能多产粮食的方法都极其关注。
“老郎中说,草木灰也是好肥,烧过的柴火灰,撒在地里,能让庄稼长得壮实。还有,不同的作物,种在一起,有的能互相帮衬,有的会互相拖累,这里面有学问。”陈远将轮作、间作和利用草木灰钾肥的粗浅概念,用最朴素的言语包装后说了出来。
朱重八听得极其认真,眼神锐利,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脑子里。他或许不懂什么钾肥、氮肥,但他明白“让庄稼长更好”意味着什么。
除了农事,陈远也开始有意无意地灌输一些简单的组织和管理概念。
“咱们现在四个人,干活得有个章法。”陈远在分配第二天任务时说,“汤和哥力气大,明天主要去开荒和捡柴。徐达哥心细,去照看菜地,再看看渔网有没有收获。重八哥统筹,看看哪里需要帮忙,也留意着周围的动静。我再去后山转转,看有没有新的吃食或者草药。”
这种基于各人特点的分工,效率明显比一窝蜂地干一件事要高。朱重八虽然依旧总揽大局,但也逐渐接受了陈远这种“派活”的方式,并隐隐觉得,这比他自己想到什么就指挥什么更有效。
陈远还开始利用树棍,在庙里的泥地上画一些简单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