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 > 第146章 薪火燎原(下)

第146章 薪火燎原(下)(2 / 2)

一家名为“味觉纪元”的硅谷科技公司,挟着巨额资本和颠覆性的“个性化营养合成”技术,高调宣布进军全球餐饮市场。他们宣称其技术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基因、代谢和实时健康数据,“打印”出完全定制化的食物,彻底改变人类的饮食方式。资本市场为之疯狂,“味觉纪元”估值迅速突破千亿美金,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挖角顶级食品科学家和厨师,其创始人更是在媒体上公开宣称“传统烹饪即将成为历史”。

这股来自技术层面的“降维打击”,其威胁远超“食鲜道”等传统竞争对手。它直接挑战了“何记”赖以生存的根基——对“锅气”、“手艺”和“自然味道”的信仰。一时间,“‘何记’是否会被时代淘汰?”的质疑声四起。

面对这前所未有的挑战,何晓没有自乱阵脚。他再次深夜拨通了父亲的电话。这一次,他没有寻求具体答案,而是想听听父亲的态度。

电话那头,何雨柱听完儿子的描述,沉默良久,然后笑了起来,笑声爽朗而带着一丝不屑:“我当是什么厉害玩意儿!搞了半天,是想让人人都吃‘药丸子’啊?晓儿,你记住,人吃饭,吃的是味道,是热气,是人情世故!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那口烟火气!机器能合成营养,能合成出你妈给你做的那碗手擀面的味儿吗?能合成出年夜饭桌上那份团圆的热闹吗?”

父亲的话,如同醍醐灌顶,瞬间驱散了何晓心头的迷雾。他豁然开朗:技术的终极目的是服务于人,而非取代人性。“味觉纪元”追求的是极致的“个体理性”,而“何记”守护的,是温暖的“群体情感”和“文化体验”。 这两者并非完全对立,甚至可以互补。

何晓迅速制定了“以我为主,融合创新”的应对策略:

1. 坚守核心价值,强化情感连接:他加大投入“何记生活”平台的社区运营和线下体验活动,突出“分享”、“团圆”、“传承”的情感标签。推出“家宴记忆”计划,鼓励用户上传家族食谱和故事,将“何记”与每个家庭的情感记忆深度绑定。

2. 主动拥抱技术,实现差异化赋能:他指示“何记科技”团队,不与“味觉纪元”在“合成”赛道上硬拼,而是专注于将大数据和AI技术用于优化传统烹饪体验。例如,开发能辅助家庭用户还原“何记”招牌菜的智能厨具;利用AR/VR技术,让用户远程体验“大师厨房”;甚至探索与“味觉纪元”合作,将其个性化营养数据作为“何记”健康菜品的研发参考,实现“美味”与“健康”的更高层次结合。

3. 升维品牌叙事,抢占道德制高点:欧阳文山团队发动一系列公关活动,邀请文化学者、社会学家、美食家探讨“科技时代的饮食伦理”,强调“慢食”、“真味”和“饮食社交”的价值,将“何记”定位为“科技洪流中的人文守护者”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倡导者”。

这一系列组合拳打出,效果显着。 市场逐渐认识到,“味觉纪元”代表的是未来的某种可能性,而“何记”提供的是当下不可或缺的情感慰藉和文化归属。两者并非你死我活,而是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何记”的业绩和股价,在短暂的波动后,重新走强。

深夜,何晓再次独自登上太平山顶。 脚下是依旧璀璨的香江夜景,但他的心境已大不相同。他经历了内部融合的阵痛,抵御了外部颠覆的冲击,此刻的他,更加沉稳、自信,对“何记”的未来之路看得更加清晰。

他拨通父亲的视频电话,画面中,何雨柱正在四合院博物馆的院子里,悠闲地打着太极。

“爸,没事了。风浪暂时过去了。”何晓微笑着说。

何雨柱收势,拿起旁边的毛巾擦了擦汗,看着镜头里的儿子,眼中满是欣慰和骄傲:“嗯,你这船,越开越稳了。记住,甭管外面刮什么风,咱们锅里这捧火,这口正气,不能散。”

挂了电话,何晓极目远眺,海天一色,波澜壮阔。他知道,“新火”已然燎原,但守护和传递这火的使命,永远在路上。未来的航程,必将与更多的风浪不期而遇,但他已无所畏惧。

因为,火种在手,灯塔在心,前路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