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模式破壁,开辟新局。
“晓儿!”何雨柱看向儿子,目光充满信任与期待,“‘家宴工坊’的成功,证明了高端定制服务的巨大潜力。现在,我要你把它做大,做透!成立‘何记生活’事业部,整合‘家宴工坊’、‘味典’高端线、乃至我们的茶饮、酒水资源,打造一个完整的‘品质生活解决方案’平台!我们不仅提供食材,还提供厨艺课程、餐桌美学、营养搭配!我们要从‘卖产品的’,变成‘卖生活方式的’!让‘何记’成为一种品位象征,让竞争对手的价格战,根本打不到我们!”
这番石破天惊的战略转向,让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已不再是防守,而是彻头彻尾的进攻!是要跳出原有的游戏规则,自己另立山头!
“柱子……这……这步子是不是太大了?”娄晓娥担忧地问。
“不大,就是等死!”何雨柱语气决绝,“温水煮青蛙,死得更惨!现在唯有破釜沉舟,才有生机!执行!”
“破壁计划”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启动。
张律师团队联合了几家国内顶尖的食品科研院所和一批有良知的美食评论家,迅速拿出了科学严谨的团体标准草案,并通过行业媒体公开发布,引发了巨大反响,许多深受国标困扰的中小企业纷纷响应。
欧阳文山策划的“时光厨房”艺术展,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沉浸式体验,一经推出便引爆社交网络,获得了文化界、时尚界的一致好评,将“何记”的品牌形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何晓主导的“何记生活”平台迅速上线,整合资源,推出的“私人厨宴定制”、“四季食养套餐”等服务备受高端客户青睐,成功开辟了高利润率的蓝海市场。
“何记”的绝地反击,如同一记记重拳,打乱了对手的阵脚。“食鲜道”的舆论攻击在“何记”升维的文化战略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而团体标准的推出,更是动摇了北方势力试图通过国标“清场”的图谋。
然而,真正的决战,发生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标准审议会的最终战场。
审议会当天,气氛剑拔弩张。支持严苛国标的专家们引经据典,咄咄逼人。轮到“何记”代表发言时,张律师没有纠缠于具体条款的争论,而是将“何记”联合发布的团体标准、详实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以及“时光厨房”展现出的文化价值,作为整体呈现。他掷地有声地指出:“标准的目的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而不是扼杀创新和品质!我们呼吁制定一部更科学、更开放、能真正引领中式餐饮走向世界的标准!”
就在这时,一位一直沉默的、德高望重的院士突然开口,他肯定了“何记”团体标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并委婉批评了原草案某些条款的“一刀切”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位院士的发言,瞬间改变了会场的力量对比!
最终,审议会决定,暂缓通过原草案,要求起草组充分吸收各方意见,特别是“何记”等企业提出的团体标准中的合理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后再议。
消息传出,“何记”总部一片欢腾!这意味着一场致命的危机,被成功化解!
深夜,何雨柱再次独自登上太平山顶。脚下是璀璨的香江,头顶是浩瀚的星空。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腔中积压许久的沉重尽数吐出。
淬火已成,顽铁成钢。经过这场炼狱般的考验,“何记”这柄刀,不仅没有被折断,反而在烈焰与重锤下,褪去了杂质,显露出了更加坚韧、更加锋利的本质。他知道,未来的路依然不会平坦,但经历了这一切的“何记”,已经无所畏惧。
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而这柄淬火成钢的利刃,已然准备好了,去劈波斩浪,开辟一个属于它的、更加广阔的天地。